地方政府执行钢铁产能控制政策中的行为研究
[Abstract]:China's steel industry has been at the top of the world output since 1996, but the increasing output is behind the excess steel capacity. In particular, since 2012, the steel industry has fallen into a "winter period", with a depressed market, uneven supply and demand, low utilization rate and severe overcapacity. How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1990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frequently promulgated policies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steel production capacity. A series of policies have been promulgated for more than 20 years, b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teel overcapacity has not been much improved or even more seriou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aking the current declining period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policy of iron and steel capacity control. Decipher the law of the execu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policy. Firstly, the historical stage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capacity control policy is sorted out, and the situation of steel overcapacity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is understood at the same time. Secondly, observe and classify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in carrying out the policy of iron and steel capacity control, sum up the three types of behavior when the local government carries out the policy, that is, the behavior of loyalty policy. Discounted policy implementation behavior and resistant policy implementation behavior. Third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iscounted and resistant policy implementation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value orientation, policy standards, execution mode, resource mechanism and so on. Fourth,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targeted recommendations. Finall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drawn: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comprehensively use economic,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means to manage the steel production capacity control policy, and the key to ensure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lies in improving the discounted and resistant policy implementation behavior; The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guided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ways and methods,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永铭;今年钢铁需求预计又创新高[J];特殊钢;2001年01期
2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J];鞍钢技术;2001年02期
3 ;2001年中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J];河北冶金;2002年03期
4 ;中国进口钢铁临时保障措施生效[J];中国金属通报;2002年23期
5 ;钢铁保障措施解禁[J];工程机械文摘;2003年04期
6 ;韩国钢铁产品连锁涨价[J];钢铁研究;2003年02期
7 ;2002中国大陆主要钢铁产品产量[J];河北冶金;2003年02期
8 王卫东;为何要恐惧“钢铁泡沫”?[J];中国企业家;2003年09期
9 隋颖;;1999~2002年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J];炼铁技术通讯;2003年05期
10 万茂军;对我国钢铁行业实施重组的分析与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志敏;张振武;王峰;赵林春;;从钢铁产品监督抽查结果看国产钢材质量状况[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2 张和平;;中国钢铁行业内贸易指数研究[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3 邓虹峰;;加快企业重组整合进程 实现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史晋川;倪子靖;;钢铁行业的政府规制与企业绩效[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楼辉映;;加快西部钢铁业科学发展[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6 苏天森;;钢铁科技创新与钢铁科技发展指南[A];2006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6年
7 陈中涛;陈雷鸣;;第二章 2007~2008年钢铁流通回顾与展望[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7-2008)[C];2008年
8 刘华平;;钢铁行业竞争态势分析及宝钢股份的应对策略[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吴新春;;浅谈湖北钢铁产业发展与人才战略[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军;李恒;李彭;;中国钢铁资源循环利用的指标评估和政策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龚雯;中日就我钢铁产品临时保障措施磋商 中方表示不会限制钢铁产品正常进口[N];人民日报;2002年
2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2008.02)[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3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2007.12)[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4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2008.03)[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5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2008.04)[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6 通讯员 杜铁光;加大钢铁产品省内消化份额[N];友报;2009年
7 记者晓西;美国宣布对部分钢铁产品豁免进口限制性关税的决定[N];中国企业报;2002年
8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2011.05)[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9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 (2011.06)[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10 ;全国主要钢铁产品产量(2011.09)[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睿;中国钢铁行业低碳生产模式分析与策略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高毅;国际钢铁产业转移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建军;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赵昌旭;中国钢铁产业组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腊芳;钢铁产业发展与优化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李杰;中国钢铁流通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楚序平;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杜春丽;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钢铁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9 黄容均;东北亚“钢铁三强”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高铁军;唐山市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翠萍;钢铁工业园共生技术选择及其节能减排潜力[D];清华大学;2013年
2 黄渠成;某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亏损的原因和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秋波;W钢铁公司品质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梁靖;河北省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殷君君;中美钢铁产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6 尹皓;中国钢铁进出口贸易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罗杏玲;钢铁供应链碳排放测算与控制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8 秦博;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营销优化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9 王坚;新竞争环境下钢铁贸易企业营销模式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林虹;钢铁与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核查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287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2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