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张的生态环境响应演化
[Abstract]:East China is a mining base of tungsten, copper, iron and uranium in China, but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faces a great challenge of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pons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and response degree model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scale expansion are constructed. 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evolution situ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ponse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scale expansion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scale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region is gradually expanding from 2003 to 2013, and the index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s on the whole on the rise, and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ponse index of the scale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a "negative response" first. After 2009, it turned into "positive response", and the influence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scale expansion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so changed from threat to promotion. It shows that the pressure of mineral resource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index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evel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with the decline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scale in the short term.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501587;412011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JC630077)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4GL25) 抚州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3sk23) 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开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GL03)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L1416)
【分类号】:F426.1;X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青;花明;;关于加强江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若干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谢雄标;程胜;严良;;矿产资源产业演化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3期
3 李鸣;;生态责任: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J];社会科学家;2006年S2期
4 刘艳军;张婧;王颖;;东北地区开发规模扩张的资源环境响应演变及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5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6 张永凯;张楠;;西部欠发达地区能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01期
7 刘航;杨树旺;唐诗;牛苗苗;;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年03期
8 沈镭;高丽;;中国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0期
9 刘媛媛;孙慧;;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与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2 李阿萌;张京祥;肖翔;;江苏省13城市1996~2008年碳排放时空变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3 公维凤;周德群;王传会;;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与碳强度约束下经济增长优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4 叶祖达;;温室气体清单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2011年11期
5 王铮;刘晓;朱永彬;黄蕊;;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趋势估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1期
6 方恺;董德明;沈万斌;;能源足迹改进方法及其在区域能源利用效益分析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7 潘家华;张丽峰;;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8 王刚;;美国与欧盟的碳减排方案分析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4期
9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探讨[J];商业研究;2012年09期
10 涂正革;谌仁俊;;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李想;王仲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江苏省碳排放驱动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4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秀丽;湖南矿产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晓;中国区域碳排放配额控制政策的建模和系统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佳;中国地区碳不平等:测度及影响因素[D];重庆大学;2012年
5 吴遵;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中国碳排放的时间演变轨迹及区域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姜庆国;电煤供应链碳排放过程及测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张海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李新宁;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发展机理及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孙婷婷;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环境成本计量及补偿金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汪松;河南省矿产资源整合系统、模式及潜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恺;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田景洲;环境伦理学视域中的企业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余建清;广东省化石燃料碳排放的地域差异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杨玉含;2000-2009年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常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张超;山东省CO_2净排放时空差异及低碳路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晓哲;中国分省碳排放系统—模型和GIS[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薛雪;基于气候变化的南京城市生态系统碳收支估算[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杜颖;中国省际碳生产率的空间依赖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平;兰石;田犀;;浅谈生态矿山建设[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1期
2 张秀萍;马玲群;柯曼綦;;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J];北方经济;2010年01期
3 班茂盛;方创琳;;长三角大都市带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支撑能力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4期
4 黄凯南;;共同演化理论研究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谢雄标;严良;;产业演化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谷树忠,耿海青,姚予龙;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安全的功能区划与西部地区定位[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7 姚士谋;王辰;张落成;陈振光;宋平;;我国资源环境对城镇化问题的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8 李志刚;陕甘宁接壤区的区域发展──典型资源型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2期
9 贺灿飞;朱晟君;;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研究——江苏和安徽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10 段海燕;陈英姿;;东北三省资源环境基础的比较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付善明;周永章;张澄博;杨小强;丁健;赵宇,
本文编号:2355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5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