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瑞士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对贵州的启示和借鉴

发布时间:2018-11-28 13:47
【摘要】:瑞士与贵州在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等方面相似,但瑞士资源相对缺乏,而资源利用效率却相当高,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及研究水平居世界前列。贵州单位GDP能耗高,经济快速发展依靠煤炭等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借鉴瑞士经验,长远谋划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提升贵州能源技术创新水平、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将贵州建设成为绿色、生态、高效的综合性国家能源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Switzerland is similar to Guizhou in terms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but Switzerland is relatively short of resources, but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quite high, especially the level of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Guizhou ha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GDP and great pressur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coal and other fossil energy sources for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Switzerland and plan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long run, it will improve the level of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Guizhou, preserve the "two bottom lines" of ecology and development, and turn Guizhou into a green and ecological state. Efficient comprehensive national energy ba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426.2;F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郝彦菲;;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08期

2 王秀珍;沈立;;地热:瑞士绿色能源的未来[J];环境;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燕;;从山东烟台看新能源产业的布局[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王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J];财会月刊;2012年08期

3 韩秀云;;欧债危机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12期

4 胡燕妮;曾晖;;怀特海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10期

5 曲岩;王前;;城市扩张、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动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6 翁伯琦;张伟利;王义祥;周凯;钟珍梅;;推动福建省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茶叶学报;2015年02期

7 夏芝香;岑建孟;唐巍;李超;方梦祥;王勤辉;骆仲泱;;热解温度对2种煤在流化床中热解产物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2015年10期

8 冯其卫;;广西开放型经济建设提升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陈康;;基于改进型生态足迹模型的安徽省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10 孟伟;舒俭民;张林波;罗上华;杜加强;梁广林;;“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任务[J];中国工程科学;2015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海波;城市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刘香霞;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的优化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3 曲晓宁;酒店建筑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4 吕靖峰;我国风能产业发展及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王一恒;基于储能装置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6 温乐明;混凝土组成对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3年

7 史云浩;三相双模式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艳艳;改进的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及其在居民消费水平评价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甲斌;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与建议[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3年02期

2 ;我国可再生能源状况[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3 任东明,张正敏;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新机制的建立[J];中国能源;2003年09期

4 孟宪淦;南非、埃及可再生能源考察小记[J];太阳能;2004年01期

5 周良虹 ,黄亚晶;国外可再生能源文献信息[J];可再生能源;2004年02期

6 蒋崇林;国内可再生能源文献信息[J];可再生能源;2004年02期

7 ;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战略[J];中国住宅设施;2004年05期

8 孙海燕;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发展——首届中国国际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综述[J];建设科技;2004年Z2期

9 孙海燕;立法保障可再生能源[J];建设科技;2004年Z2期

10 张建国;可再生能源立法最新消息[J];太阳能;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工作的意见[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2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3 方炎;;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李燕;汪贤强;;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韩立红;;河北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6 李沛;何文晶;杨慧;;山东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侠;徐壮;苏道年;鲁玲;张则振;;山东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思路与对策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8 ;关于2011年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申报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1]38号)[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9 ;十堰市住建委关于印发《十堰市“十二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发展规划》的通知[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10 ;宜昌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四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新华;法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N];中国煤炭报;2004年

2 钟欣;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创历史新高[N];中国贸易报;2005年

3 林琳;气象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大有作为[N];中国气象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丁 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瓶颈[N];中国质量报;2005年

5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 冯之竣;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N];光明日报;2005年

6 毛 磊;美国可再生能源消耗锐减[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王一娟 李敏;可再生能源产业全球升温[N];经济参考报;2004年

8 刘向 郑汉根;我国将为可再生能源开发立法[N];经济参考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于杉;可再生能源再度看好[N];经济参考报;2004年

10 记者:杨骏;高油价给可再生能源积聚优势[N];经济参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宝卿;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2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5 胡丽霞;北京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6 陈军;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7 黄s,

本文编号:2363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63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