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二象对偶理论视角下林木加工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协调度测度

发布时间:2018-12-06 19:42
【摘要】:基于改进熵值法和二象对偶理论,将林木加工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划分为以创新能力为表征的状态子系统和以创新效率为测度的过程子系统,并根据子系统进一步阐述林木加工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二象特征。测度2008年~2012年林木加工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发展水平、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象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林木加工产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及系统综合发展整体呈现上升演化态势,二象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处于动态不稳定的演化规律。
[Abstract]:Based on the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and two-image duality theory,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forest processing industry is divided into two subsystems: the state subsystem characterized by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process subsystem measured by innovation efficiency. The two-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forest processing industry are further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subsystem.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image subsystem,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system and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level between the two image subsystem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the forest processing industry from 2008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image subsystem and the system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the forest processing industry are on the whole rising and evolving, and the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two image subsystems is generally in the dynamic and unstable evolution law.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
【分类号】:F426.88;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多闻,欧庭高;关于我国技术创新系统低效的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5期

2 卢中华;李岳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演化与优化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1期

3 江兵;王临琳;卞士郭;;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2期

4 韩永进;;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实证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5 卢中华;李岳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演化与优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4期

6 胡振亚;郑淳天;张瑞;;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发展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7 张琰飞;朱海英;;“两型”技术创新系统协同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5期

8 王浩君;构建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及其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2年03期

9 王铁明,曾娟;关于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10期

10 刘艳红,万兴亚;技术创新系统分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东德;;技术创新系统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2 陈多闻;欧庭高;;关于我国技术创新系统低效的思考[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3 李锐;鞠晓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郑石如;创新拒绝套路却需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孔德涌;掌握创新方法 提高创新效率[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梁耀予;“1716创业工场”:助“科技雏鹰”破壳起飞[N];绵阳日报;2014年

4 邱竟;关注包装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N];中国包装报;2006年

5 田霖;DVD进入定制时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栩;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江兵;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评价研究题目[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毛清华;风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技术追赶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斯;冶金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白宇峰;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丁蕊;高校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4 钟玉芳;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吴伟;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非线性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文一;我国替代有毒有害化学化工类功能材料的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7 徐龙;基于自由意志的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郑长江;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高新区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宋智勤;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10 胡冰;美国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及其作用机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66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366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c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