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的能源合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健柏;江飞涛;陈伟刚;;我国原油、成品油进口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7年06期
2 丹尼尔·耶金,单卫国 ,李春霞;全球能源安全[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3期
3 何帆;;对中国能源政策的几点建议[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4期
4 解蕾;方小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法律问题研究[J];俄罗斯研究;2014年06期
5 魏巍贤;林伯强;;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性及其互动关系[J];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6 郭菊娥;王树斌;夏兵;;“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现状及路径研究[J];经济纵横;2015年03期
7 张宇燕;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J];世界经济;2007年09期
8 石莹;何爱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能源合作与环境风险应对[J];改革;2015年02期
9 秦放鸣;孙庆刚;;不对称性相互依赖背景下深化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J];亚太经济;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巍;李班;;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能源安全战略选择[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2 黄琳;;中国石油安全态势与相关外交政策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24期
3 舒先林;中日石油博弈与竞争下的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4年01期
4 沈m ;潘寄青;;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5 康伊明;对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思考[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年02期
6 陈宇峰;俞剑;;国内外油价波动的内在关联性研究——兼评国内油价管制改革[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李彤;;浅析成品油定价机制的问题和对策[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1年04期
8 李恒杰;;论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思想[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孙泽生;宋玉华;;中国的燃油税改革:意义、措施与前景——兼论《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的若干问题[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08期
10 李志传;管清友;;预期与国际油价[J];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谢丽琨;张力菠;;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的国际原油价格与我国原油进口量互动关系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婧;兰勇;周发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经济效应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于莎;鲍玉昆;胡忠义;熊涛;;国内外原油价格与中国制造业PMI的动态关系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张明之;黄莹莹;;强势国家的能源控制与全球经济增长中的能源瓶颈[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莫神星;;世界能源新态势下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机遇和挑战[A];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第十届长三角能源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启辉;中国石油产业组织结构及规制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周云亨;中国能源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复旦大学;2011年
5 周明磊;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杨云飞;基于EMD分解技术的不同市场原油价格相关性分析及预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颖;中国物价波动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杨维新;国际能源环境下的中国能源安全[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9 伍福佐;能源消费国家间的能源国际合作:一种博弈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丁一;生物质液体燃料对我国石油安全的贡献[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志强;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莎莎;黄金与石油价格波动的联动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武淑慧;中国石油安全现状与战略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雪;低碳经济下中日韩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t,
本文编号:2557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55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