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9:26
【摘要】:现阶段,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双轮驱动”是中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产业间的协同集聚发展将会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常态,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形成的协同集聚发展方式,在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会更加突出。基于此,本文首先从产业协同发展和产业协同集聚两个角度对已有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然后分别阐述了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产业集聚度进行测度:运用区位熵指数、H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分别对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各分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市场集聚度、区域集聚度和空间集聚度进行了测度;运用CA_(ij)指数对产业间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行业组合的产业关联度、空间产业集聚程度分别进行定量测度,对产业协同集聚关系加以识别划分。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三个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广东省产业协同集聚发展的新思路:一线城市应利用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高的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使先进制造业与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更好的集聚;二三线城市可以依托已有的制造业集群来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四五线城市应先通过产业园区载体实现制造业的集群式发展,通过制造业的集聚刺激当地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从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最后,根据新发展思路提出推动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协调机制,立足自身优势,完善政策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
【图文】:
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企业,它贯穿于生产环节的全部过程,为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指导,管理服务和技术指导等中间性服务。一般情况下,,生业分为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科技服务等 61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情况如图 3-1 与图 3-2 所示,广东省生产性服务行业在最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高速增长的态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稳步增长。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加值稳步提升。2017 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 24345 亿元,占第三产过五成,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28.1%。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增加。全省该类企 45 万家,是同期新登记市场各类主体的 70%。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大。生业作为服务业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产业,随着社会新兴业态的不断兴起,它的发一片光明。
数据来源:2008~2017 年《广东统计年鉴》。图 3-2 2008~2017 年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占 GDP 比重2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水平以金融财务、运输物流、信息科技、技术研发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近几年情况看,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 53%以上,增速均快于整体服务业增速,2013~2017 年均增速为 9.5%。2017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24345 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 53%,比上年提分点。其中,金融服务占第三产业比重为 9.6%,增长 9.2%;商务服务占 7.0%.7%;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占 5.4%,增长 5.7%。新业态方兴未艾,服务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加深,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互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催生大量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网络购物、网上支付、跨境广告、在线租车、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旅游、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新兴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719;F427
本文编号:2642570
【图文】:
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企业,它贯穿于生产环节的全部过程,为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指导,管理服务和技术指导等中间性服务。一般情况下,,生业分为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科技服务等 61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情况如图 3-1 与图 3-2 所示,广东省生产性服务行业在最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高速增长的态势,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稳步增长。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加值稳步提升。2017 年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 24345 亿元,占第三产过五成,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28.1%。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增加。全省该类企 45 万家,是同期新登记市场各类主体的 70%。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潜力大。生业作为服务业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产业,随着社会新兴业态的不断兴起,它的发一片光明。
数据来源:2008~2017 年《广东统计年鉴》。图 3-2 2008~2017 年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占 GDP 比重2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水平以金融财务、运输物流、信息科技、技术研发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近几年情况看,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 53%以上,增速均快于整体服务业增速,2013~2017 年均增速为 9.5%。2017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24345 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 53%,比上年提分点。其中,金融服务占第三产业比重为 9.6%,增长 9.2%;商务服务占 7.0%.7%;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占 5.4%,增长 5.7%。新业态方兴未艾,服务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加深,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互联网渗透到各行各业,催生大量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网络购物、网上支付、跨境广告、在线租车、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旅游、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新兴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719;F4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陆剑宝;;基于制造业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3期
2 谢媛;;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现状及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4年02期
3 邹筱;张世良;;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4 杨仁发;刘纯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背景的产业升级[J];改革;2011年01期
5 郑吉昌;夏晴;;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问题[J];改革;2010年05期
6 高峰;刘志彪;;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7 王贵全;论生产性服务对贸易格局的影响[J];亚太经济;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放;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空间协同集聚及其增长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童;广东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发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7年
2 徐苗;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42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64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