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我国创新型企业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家电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经验数据

发布时间:2020-10-01 16:24
   选取家电制造业11家上市创新型企业2007-2013年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家家电制造业上市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效率不断改善,其中格力电器等企业的创新效率最高,而厦华电子等企业的创新效率最低。在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设备新旧程度、企业规模、员工的激励水平对企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提升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选择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来源
    (二)指标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1、创新效率评价的指标选取
        2、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指标选取
    (三)回归分析
        1、创新效率情况分析
        2、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于新宇;张铁男;史竹青;楼瑜;;创新型企业成长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2 盛玉雪;周密;丁明磊;;二元悖论约束下创新型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498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3年03期

3 赵文彦;曾月明;;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4 郭韬;史竹青;;创新型企业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9期

5 钱燕云;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有效性的DEA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4年01期

6 张信东;薛艳梅;;R&D支出与公司成长性之关系及阶段特征——基于分位数回归技术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6期

7 张锦;郭玉明;;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创新型企业效率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汪永飞;陈留平;陈爱民;;创新型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7年09期

9 朱学冬;陈雅兰;;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泽隆;范红霞;;农户精养淡水鱼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2 徐桂鹏;;政策诱致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以福州市发展设施大棚蔬菜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3 郭蓉;;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4 池仁勇;卓锰刚;;从制造型企业到创新型企业的转变方式与政策[J];北方经济;2008年18期

5 季永杰;徐晋涛;;环境政策与企业生产技术效率——以造纸企业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薛彩霞;姚顺波;郭亚军;李桦;;陕西省吴起县农户种植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韩晶;;基于SF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张本照;杨雪;;基于改进DEA的我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王晓东;;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实证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谢芒芒;赵敏娟;;陕西省城镇土地效率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宁;;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陶红军;冯中朝;;湖北省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朱玉林;;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集群成长健康度评价研究[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成刚;;我国高校成本效率的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邓智团;;要素集聚技术进步与城市生产率——基于长三角16城市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10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高玮;市场集中度、竞争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5 林俊文;两岸人寿保险公司效率的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梁巧;合作社对农户生产效益和规模效率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10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珊;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崔龙;次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技术效率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建红;农户种植番茄选择行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晓丽;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创新动力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陆树丹;基于随机前沿面模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詹明君;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10 刘家宏;我国轿车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岗,傅铅生;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9期

2 于新宇;张铁男;史竹青;楼瑜;;创新型企业成长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3 陈昆玉;;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动、股权结构与经营业绩——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卢怀宝;;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陈知然;;创新型企业的管理提升——论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改革与战略;2007年06期

6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位回归模型的一个应用[J];管理世界;2005年10期

7 贲友红;;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10期

8 朱开悉;论公司财务成长类型与成长战略管理[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年01期

9 张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朱云鹃;;共识性创新型企业核心评价指标统计分析[J];经济管理;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品奇;创新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刘立;创新型企业及其成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蔡凡;创新型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巍;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光华;;建设创新型企业[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创新型企业[J];中国职工教育;2012年01期

3 江华,王丽;创新型企业的文化模式[J];华夏文化;2000年02期

4 朱康勤,王若松;一个创新型企业的成功之路──记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J];中国药业;2000年12期

5 车彤彤;培育新型企业:美国企业孵化器功不可没[J];经济工作导刊;2000年13期

6 车彤彤;;培育新型企业:美国企业孵化器功不可没[J];中外企业家;2000年08期

7 ;大连新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J];大连干部学刊;2001年03期

8 ;孙生有的平民路线——记辽宁省大连新型企业集团董事长孙生有[J];中国城市经济;2001年Z1期

9 沈农夫;布鲁斯·努斯鲍姆;;席卷美国的创新型企业[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12期

10 沈农夫;;席卷美国的创新型企业[J];经营管理者;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红勤;;如何实现风险投资与创新型企业的对接[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2 周华锋;;关于建设创新型企业的几点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田红勤;;如何实现风险投资与创新型企业的对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陈雅兰;卢忠鸣;李泽良;;创新型企业人才集聚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宋子明;;建设创新型企业中的标准化工作[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云南省分册)[C];2012年

6 王玉梅;罗公利;;创新型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动力系统模型构建与机理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邹本国;;试论领导科学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型企业建设中的应用[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姚晓光;;“建创新型企业 做创新型人才”之我见[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姚晓芳;魏亚龙;;论政府在创新型企业培育中的作用——基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田笑强;;论创新型企业中的档案知识管理[A];档案事业发展与青年档案工作者的责任:2010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缪琴;我市新增69家省建设创新型企业[N];成都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陈黎明;沙钢入选“国家创新型企业”[N];现代物流报;2009年

3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李学勇;在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科技日报;2008年

4 张玉华 本报记者 吴长锋;安徽六部门联手服务创新型企业[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旭东 实习生 张汉儒;我市11家企业晋升浙江省创新型企业[N];绍兴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珂 通讯员 徐国栋;我省国家创新型企业已达14家[N];福建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海明 实习生 田梦花;我省新增四家 国家创新型企业[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沈湫莎;创新型企业:越研发,越富裕[N];文汇报;2012年

9 记者 林馥盛;着力培育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N];汕头日报;2014年

10 牟宗艳;全力打造创新型企业[N];中国石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田波;创新型企业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立;创新型企业及其成长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3 蔡凡;创新型企业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史竹青;创新型企业成长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薛豪娜;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作用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6 刘耀;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及其实现持续创新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陈坤;创新型企业创新路径选择和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ng范;基于BOX体系的创新型企业知识成本及其控制策略[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君;基于超产权理论的中国企业股权激励敏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盈君;辽宁省创新型企业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2 李俊;创新型企业成长激励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楼瑜;创新型企业成长健康度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韩晓明;黑龙江省创新型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王宏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创新型企业成长三维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6 马丹;创新型企业的形成机理和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邢刚;基于核心能力的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卿慧丰;创新型企业R&D人员胜任力评价体系与提升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卫敏;创新型企业的运作与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姜睿清;江西省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1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2831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f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