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技术扩散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1-03-07 12:56
专利申请公开是专利技术扩散的前提。基于2007—2013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引用在先专利文献的专利申请质量更高,而第三次专利法修订通过明确现有技术内涵与增加现有技术抗辩制度以弥补之前专利申请制度中的漏洞,清除了技术扩散障碍,使得高质量专利申请可以提前公开,促进了技术扩散;企业技术实力提升促使专利技术提前公开,而技术扩散又能提升企业价值,进而形成了"学习借鉴-研发创新-技术扩散-提升企业价值"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42(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有(无)引文专利申请的年平均公开前天数
图2是有(无)引文专利申请年平均授权概率的年度趋势图,专利申请年平均授权概率由两类专利申请获得授权数(6)比上该类专利当年申请总量计算而得。2007年有引文专利申请占比相较于往后年份占比最少,这导致其专利授权概率较高。从2008年开始,有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稳定维持在0.6到0.7之间。由于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专利授权范围的变化,无引文专利申请年平均授权概率在2010年与2011年有大幅度下降,而在随后年份有小幅上升。两类专利授权概率在2009年后拉开差距,从2010年开始,有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更高,而2012年之后,两类专利授权概率差距有所缩小。综合表1与图1可知,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内,有引文专利申请与无引文专利申请的年平均公开前天数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技术迭代升级使得技术更新频率加快,这就使企业能更快地获得新专利技术以获得市场主动权,因此,企业会选择尽早公开披露专利申请内容(姜红等,2018)[19]。图1中两条时间趋势曲线交叉,既是因为有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大幅下降,也是因为无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有所上升。图2反映出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无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大幅下降后又小幅回升,授权概率的下降必然会降低专利申请人申请此类专利以及提前公开专利申请内容的积极性。专利法第三次修订缩小了专利可授权范围,在此情况下,无引文专利申请往往是涉及科研空白领域的技术方案,其专利申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授权概率下降,其平均公开前天数也更长。同时,随着技术发展,技术空白不断被填补,无引文专利申请涉及领域的技术难度也相应上升,申请量也随之下降。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一段时间后,无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有小幅度上升,其平均公开前天数却有所下降。制度变化因素与技术更新趋势共同决定了无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基本上维持在350天上下。有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前后变化很大,由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前的450天左右下降至实施后的300天左右。
其中,Z表示所有涉及到的控制变量,如果γ等于0,则非观测效应不会干扰回归结果,β′无偏,但γ的值无法直接估计。现有的解决方法是找到一个变量替代ThirdPatent与IsCitation的交互项,并且该变量在理论上对Open不会产生影响(即有β=0),则可以反推γ也为0。为此,借助计算机生成种子值构造随机数的方法,打乱关键变量ThirdPatent与IsCitation的交互项次序放回原数据样本中,进行回归200次。图3是βrandom回归系数的核密度分布图。从回归结果计算可得βrandom的平均值为0.047 8。结合图3可以发现βrandom的t值较为均匀地分布在0两侧,可以认为βrandom接近于零且不显著。因此,有理由相信γ接近于0,从而证明未观测的因素特征几乎不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之前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这种安慰剂的稳健性检验方法近年来在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比如La Ferrara et al.(2012)[33]、Liu and Lu(2015)[34]、周茂等(2018)[32]的相关研究。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多样化与企业价值——专利产出的中介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 李长英,赵忠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
[2]论专利审查视角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J]. 周雷鸣.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9(12)
[3]专利审查程序中的公知常识证明责任探究[J]. 宋岩,黄璐. 知识产权. 2019(08)
[4]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作用: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J]. 叶静怡,林佳,张鹏飞,曹思未. 经济研究. 2019(06)
[5]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受理与授权影响的实证研究[J]. 邵培樟. 电子知识产权. 2018(12)
[6]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四十年:历程、特征与展望[J]. 曹文泽,王迁. 法学. 2018(11)
[7]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有多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经验证据[J]. 龙小宁,易巍,林志帆. 金融研究. 2018(08)
[8]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关系研究:生命周期视角[J]. 姜红,吴玉浩,高思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3)
[9]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知识产权法[J]. 吴汉东,刘鑫.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10]开发区设立与地区制造业升级[J]. 周茂,陆毅,杜艳,姚星.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3)
本文编号:3069134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42(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有(无)引文专利申请的年平均公开前天数
图2是有(无)引文专利申请年平均授权概率的年度趋势图,专利申请年平均授权概率由两类专利申请获得授权数(6)比上该类专利当年申请总量计算而得。2007年有引文专利申请占比相较于往后年份占比最少,这导致其专利授权概率较高。从2008年开始,有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稳定维持在0.6到0.7之间。由于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专利授权范围的变化,无引文专利申请年平均授权概率在2010年与2011年有大幅度下降,而在随后年份有小幅上升。两类专利授权概率在2009年后拉开差距,从2010年开始,有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更高,而2012年之后,两类专利授权概率差距有所缩小。综合表1与图1可知,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内,有引文专利申请与无引文专利申请的年平均公开前天数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技术迭代升级使得技术更新频率加快,这就使企业能更快地获得新专利技术以获得市场主动权,因此,企业会选择尽早公开披露专利申请内容(姜红等,2018)[19]。图1中两条时间趋势曲线交叉,既是因为有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大幅下降,也是因为无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有所上升。图2反映出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后,无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大幅下降后又小幅回升,授权概率的下降必然会降低专利申请人申请此类专利以及提前公开专利申请内容的积极性。专利法第三次修订缩小了专利可授权范围,在此情况下,无引文专利申请往往是涉及科研空白领域的技术方案,其专利申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授权概率下降,其平均公开前天数也更长。同时,随着技术发展,技术空白不断被填补,无引文专利申请涉及领域的技术难度也相应上升,申请量也随之下降。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一段时间后,无引文专利申请授权概率有小幅度上升,其平均公开前天数却有所下降。制度变化因素与技术更新趋势共同决定了无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基本上维持在350天上下。有引文专利申请公开前天数在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前后变化很大,由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案公布实施前的450天左右下降至实施后的300天左右。
其中,Z表示所有涉及到的控制变量,如果γ等于0,则非观测效应不会干扰回归结果,β′无偏,但γ的值无法直接估计。现有的解决方法是找到一个变量替代ThirdPatent与IsCitation的交互项,并且该变量在理论上对Open不会产生影响(即有β=0),则可以反推γ也为0。为此,借助计算机生成种子值构造随机数的方法,打乱关键变量ThirdPatent与IsCitation的交互项次序放回原数据样本中,进行回归200次。图3是βrandom回归系数的核密度分布图。从回归结果计算可得βrandom的平均值为0.047 8。结合图3可以发现βrandom的t值较为均匀地分布在0两侧,可以认为βrandom接近于零且不显著。因此,有理由相信γ接近于0,从而证明未观测的因素特征几乎不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之前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这种安慰剂的稳健性检验方法近年来在文献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比如La Ferrara et al.(2012)[33]、Liu and Lu(2015)[34]、周茂等(2018)[32]的相关研究。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技术多样化与企业价值——专利产出的中介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 李长英,赵忠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
[2]论专利审查视角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J]. 周雷鸣.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9(12)
[3]专利审查程序中的公知常识证明责任探究[J]. 宋岩,黄璐. 知识产权. 2019(08)
[4]中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作用:基于知识溢出的视角[J]. 叶静怡,林佳,张鹏飞,曹思未. 经济研究. 2019(06)
[5]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受理与授权影响的实证研究[J]. 邵培樟. 电子知识产权. 2018(12)
[6]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四十年:历程、特征与展望[J]. 曹文泽,王迁. 法学. 2018(11)
[7]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有多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经验证据[J]. 龙小宁,易巍,林志帆. 金融研究. 2018(08)
[8]技术标准化与知识管理关系研究:生命周期视角[J]. 姜红,吴玉浩,高思芃.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13)
[9]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知识产权法[J]. 吴汉东,刘鑫.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10]开发区设立与地区制造业升级[J]. 周茂,陆毅,杜艳,姚星. 中国工业经济. 2018(03)
本文编号:3069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06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