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需求响应仿真系统的模型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1-05-31 20:14
“节能减排”环境下,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是当前发展的重点方向。电力工业作为基础能源行业,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电力需求侧管理正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因此,构建自动需求响应服务系统,持续有效地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通过建立新型协同机制,并运用现代信息和最优化等技术手段,达到能源的高效和清洁利用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需求响应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当前自动需求响应的发展现状;之后概述了自动需求响应的基本概念与主要技术特征,并根据自动需求响应的特征及国家发展需求,分析明确了未来自动需求响应的发展趋势。其次,在现有的需求响应模型建模方法上,学习分析建模机制,针对工商业用户典型设备和居民用户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最后,确立自动需求响应仿真系统整体架构,并以电蓄热锅炉为例制定可再生能源消纳策略,最终将模型库和可再生能源消纳策略应用到 ADRHSP(Auto-Demand Response Hybrid Simulation Platform)中。经仿真平台连接需求响应实验设备和需求响应仿真终端后运行表明,模型库及可再生能源消纳策略能够...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需求响应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1.2.2 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
第2章 自动需求响应技术概述
2.1 自动需求响应概述
2.2 关键技术
2.3 实施意义
2.4 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需求响应资源模型研究与设计
3.1 需求响应资源分类
3.2 工商业用户典型设备仿真模型
3.2.1 电蓄热锅炉模型
3.2.2 中央空调模型
3.2.3 分散式储能模型
3.3 居民用户典型设备仿真模型
3.3.1 电热水器模型
3.3.2 家用空调模型
3.3.3 电冰箱模型
3.3.4 风光柴三联供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需求响应仿真系统架构设计及搭建
4.1 自动需求响应仿真系统整体架构
4.2 自动需求响应策略研究
4.2.1 电蓄热锅炉控制原理分析
4.2.2 电蓄热锅炉仿真系统研究
4.2.3 可再生能源匹配方式研究
4.2.4 可再生能源消纳策略研究
4.3 自动需求响应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平台成果展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能减排与环保[J]. 中外能源. 2019(02)
[2]关于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J]. 赵慧玲. 山西建筑. 2019(05)
[3]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J]. 杨伟兵,陈亚丽. 南方农机. 2019(02)
[4]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家庭电热水器优化调度[J]. 郝文斌,李银奇,张毓格,王继东,孔祥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02)
[5]一种面向需求响应资源的模糊聚类算法[J]. 王冬,王拓,王旗,张曌,汪映辉,陆子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14)
[6]我国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志昌,陈京生,李彬,田世明,董明宇,朱伟义,祁兵,孙毅. 电网技术. 2018(04)
[7]固体电蓄热装置蓄热过程的实验[J]. 郭成,罗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6)
[8]《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解读3[J]. 李扬.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7(06)
[9]需求响应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闫华光,陈宋宋,李世豪,李德智,董明宇. 供用电. 2017(03)
[10]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自动需求响应关键问题及展望[J]. 曾鸣,韩旭,孙静惠,董立军,黄雯. 电力建设. 2017(02)
博士论文
[1]新能源电力系统源荷互动关键问题的研究[D]. 周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2]含光伏电源的微电网储能控制技术研究[D]. 林少伯.华北电力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固体电蓄热锅炉结构及运行优化研究[D]. 郭成.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
[2]需求响应资源分布式组合优化技术研究[D]. 刘越.东南大学 2017
[3]OpenADR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D]. 何子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4]面向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用户信息交换接口设计[D]. 宫玲琳.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5]考虑智能家电与分布式电源的电力需求响应技术研究[D]. 鲁针针.东南大学 2015
[6]自动需求响应通信技术研究[D]. 王珂.华北电力大学 2015
[7]基于动态热舒适的空调控制方案研究[D]. 韩滔.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8903
【文章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需求响应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发展现状研究
1.2.2 国内发展现状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
第2章 自动需求响应技术概述
2.1 自动需求响应概述
2.2 关键技术
2.3 实施意义
2.4 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需求响应资源模型研究与设计
3.1 需求响应资源分类
3.2 工商业用户典型设备仿真模型
3.2.1 电蓄热锅炉模型
3.2.2 中央空调模型
3.2.3 分散式储能模型
3.3 居民用户典型设备仿真模型
3.3.1 电热水器模型
3.3.2 家用空调模型
3.3.3 电冰箱模型
3.3.4 风光柴三联供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动需求响应仿真系统架构设计及搭建
4.1 自动需求响应仿真系统整体架构
4.2 自动需求响应策略研究
4.2.1 电蓄热锅炉控制原理分析
4.2.2 电蓄热锅炉仿真系统研究
4.2.3 可再生能源匹配方式研究
4.2.4 可再生能源消纳策略研究
4.3 自动需求响应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实验平台成果展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节能减排与环保[J]. 中外能源. 2019(02)
[2]关于中央空调节能设计方面的研究[J]. 赵慧玲. 山西建筑. 2019(05)
[3]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J]. 杨伟兵,陈亚丽. 南方农机. 2019(02)
[4]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家庭电热水器优化调度[J]. 郝文斌,李银奇,张毓格,王继东,孔祥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02)
[5]一种面向需求响应资源的模糊聚类算法[J]. 王冬,王拓,王旗,张曌,汪映辉,陆子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8(14)
[6]我国需求响应信息交换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志昌,陈京生,李彬,田世明,董明宇,朱伟义,祁兵,孙毅. 电网技术. 2018(04)
[7]固体电蓄热装置蓄热过程的实验[J]. 郭成,罗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6)
[8]《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解读3[J]. 李扬.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7(06)
[9]需求响应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 闫华光,陈宋宋,李世豪,李德智,董明宇. 供用电. 2017(03)
[10]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自动需求响应关键问题及展望[J]. 曾鸣,韩旭,孙静惠,董立军,黄雯. 电力建设. 2017(02)
博士论文
[1]新能源电力系统源荷互动关键问题的研究[D]. 周欢.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2]含光伏电源的微电网储能控制技术研究[D]. 林少伯.华北电力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固体电蓄热锅炉结构及运行优化研究[D]. 郭成.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
[2]需求响应资源分布式组合优化技术研究[D]. 刘越.东南大学 2017
[3]OpenADR通信协议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D]. 何子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
[4]面向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用户信息交换接口设计[D]. 宫玲琳.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
[5]考虑智能家电与分布式电源的电力需求响应技术研究[D]. 鲁针针.东南大学 2015
[6]自动需求响应通信技术研究[D]. 王珂.华北电力大学 2015
[7]基于动态热舒适的空调控制方案研究[D]. 韩滔.西南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8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20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