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石油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4 13:09
近年来,石油行业发展步入低谷期,石油价格持续低迷,进而导致国内多数石油企业难以维持理想效益。在此形势下,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为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效益提出科学建议。因此,如何正确地评价石油企业经营绩效,如何根据石油企业的绩效水平给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支持,这些都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国内上市石油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收益、运营以及社会贡献角度选择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使用基于因子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开展研究。该方法先对上市石油企业的投入及产出指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处理,提炼出若干个公共因子,然后筛选出能代表整体的投入产出指标,来应用于数据包络分析中的输入输出变量。通过模型的处理,找出相对非有效的决策单元并根据运算结果给出定量的改进意见。最后再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各企业各年度上的经营情况做出测算,为各石油企业决策层提供管理建议以及为石油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石油行业上市企业分类31%与运输类企业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与生产企业
且绝大多数在 0.9 以上,说明这些企业在效率上的各有差别但差距不大。但是个别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在近年来急剧走低,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服,以及石化油服,说明其经营绩效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贝肯能源、中国石油、国际实业以及中海油服在 2011 年的技术效率值达到 1,占到所选样本的 12%;贝肯能源、中国石油、中海油服延续了上一年的优势,在 2012 年依旧技术效率值为1,另外有洲际油气、岳阳兴长也在该年达到有效,有效决策单元总占比 15%;而在 2013-2015 这三年中,技术效率为 1 的企业减少,每年均只有三家企业处于 DEA有效,占比 9% ;而在最近的 2016 年,达到技术效率为 1 的石油企业增多,有 8家,占比 24%。另外,贝肯能源、中国石油、海油工程、博迈科、中海油服以及上海石化这些企业都曾至少连续两年达到最有技术效率,说明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绩效水平较好。从整个石油行业来讲,在 2011-2014 年各石油企业平均技术效率值逐年降低,但在 2015-2016 年又逐步回升,这表明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这两年回升了一些,然而依旧有部分的资源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王雪岩. 劳动保障世界. 2016(10)
[2]企业绩效研究评述比较与展望[J]. 杨富. 会计之友. 2016(03)
[3]基于MBK的高校就业工作绩效考评的设计[J]. 王麒凯,黄梅英,陈丽.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5(20)
[4]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岳智慧,常飞,王玉贵. 商. 2015(29)
[5]因子分析的原理与应用[J]. 李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0)
[6]国外企业绩效评价发展综述及比较研究[J]. 刘学武,陈震. 交通企业管理. 2014(01)
[7]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述[J]. 杨国梁,刘文斌,郑海军. 系统工程学报. 2013(06)
[8]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 霍凯琳. 科学决策. 2013(10)
[9]石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J]. 秦毅军. 当代经济. 2013(12)
[10]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 梅雨,熊剑. 财会通讯. 2013(12)
硕士论文
[1]基于EVA的CQ油田绩效评价研究[D]. 席滢.西安石油大学 2016
[2]西北油田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实施研究[D]. 孙敏.西南石油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36219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石油行业上市企业分类31%与运输类企业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与生产企业
且绝大多数在 0.9 以上,说明这些企业在效率上的各有差别但差距不大。但是个别企业的技术效率值在近年来急剧走低,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服,以及石化油服,说明其经营绩效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贝肯能源、中国石油、国际实业以及中海油服在 2011 年的技术效率值达到 1,占到所选样本的 12%;贝肯能源、中国石油、中海油服延续了上一年的优势,在 2012 年依旧技术效率值为1,另外有洲际油气、岳阳兴长也在该年达到有效,有效决策单元总占比 15%;而在 2013-2015 这三年中,技术效率为 1 的企业减少,每年均只有三家企业处于 DEA有效,占比 9% ;而在最近的 2016 年,达到技术效率为 1 的石油企业增多,有 8家,占比 24%。另外,贝肯能源、中国石油、海油工程、博迈科、中海油服以及上海石化这些企业都曾至少连续两年达到最有技术效率,说明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绩效水平较好。从整个石油行业来讲,在 2011-2014 年各石油企业平均技术效率值逐年降低,但在 2015-2016 年又逐步回升,这表明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这两年回升了一些,然而依旧有部分的资源并未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 王雪岩. 劳动保障世界. 2016(10)
[2]企业绩效研究评述比较与展望[J]. 杨富. 会计之友. 2016(03)
[3]基于MBK的高校就业工作绩效考评的设计[J]. 王麒凯,黄梅英,陈丽.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5(20)
[4]基于因子分析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子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岳智慧,常飞,王玉贵. 商. 2015(29)
[5]因子分析的原理与应用[J]. 李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0)
[6]国外企业绩效评价发展综述及比较研究[J]. 刘学武,陈震. 交通企业管理. 2014(01)
[7]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综述[J]. 杨国梁,刘文斌,郑海军. 系统工程学报. 2013(06)
[8]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实证研究[J]. 霍凯琳. 科学决策. 2013(10)
[9]石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J]. 秦毅军. 当代经济. 2013(12)
[10]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 梅雨,熊剑. 财会通讯. 2013(12)
硕士论文
[1]基于EVA的CQ油田绩效评价研究[D]. 席滢.西安石油大学 2016
[2]西北油田公司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与实施研究[D]. 孙敏.西南石油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36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43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