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成长机制
发布时间:2021-12-27 20:27
基于多维集群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关系五个维度分析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历程与成长机制。结果表明,本地新创企业和衍生机制促进了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水平维度的成长,但是该集群的垂直维度还不发达,产业配套与服务还不完善;制度维度层面,地方政府的直接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为该集群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该集群具有显著的外部市场导向性与跨地域联系;以核心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也是该集群的显著特征。综合来看,多维集群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揭示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和机制。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40(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主要分布园区
(4)其他。研究机构或大学的衍生企业,比如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长株潭地区建立的生产工程机械的子公司或分支结构,如铁建重工等。此外,由于成功企业对于其他企业具有吸引力,与成功企业在一起会提高其知名度和区位选择的“合法性”[20],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行业知名度的提升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一些原湖南籍企业家在省外创办企业,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及企业家个人的家乡情结,将企业迁回省内。竞争与创新是该集群水平维度的显著特征。很多产业集群研究强调集群内密集的合作互动所形成的水平结网,然而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主机生产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间表现为竞争激烈。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中27%的企业认为本企业与本地同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程度“小”或“很小”,55%的企业认为本企业与本地同行企业的流与合作程度“一般”,说明同行企业之间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尤其是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因为主导产品相似、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都不相上下,同城竞争尤为激烈。激烈竞争并不意味着全然没有好处,共区位(co-location)提供了一个可以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并将自己的经济表现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的机会[15]。通过观察、讨论、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集群中水平相关的企业才会参与到学习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1]。因此,激烈竞争不但没有使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反而使企业越争越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两家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你追我赶、相互比拼,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出,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如某工程机械企业副总裁所言:“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因为要保持优势,所以同行竞争大于合作。装备行业都是如此。但是,竞争带来了集群更好的创新。”当然,激烈的竞争也导致该行业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而且过度竞争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在一定程度削弱产业集群整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2]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互动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唐承丽,吴艳,周国华. 地理研究. 2018(02)
[3]内陆区域中心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机理——以郑东新区为例[J]. 赵建吉,王艳华,吕可文,茹乐峰,苗长虹. 地理学报. 2017(08)
[4]重化工业集群式创新机制与空间响应研究[J]. 林兰. 地理学报. 2016(08)
[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模块化升级研究——以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J]. 曹虹剑,李睿,贺正楚.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02)
[6]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现状、形势与对策[J]. 毛明芳,袁望冬.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02)
[7]开放式R&D、R&D网络与R&D能力的互动演进——跨案例的纵向比较研究[J]. 李占强,李广.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06)
[8]轮轴式产业集群外部联系的动态变化分析[J]. 姜明辉,夏天. 经济地理. 2013(05)
[9]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的整合发展[J]. 唐承丽,唐凯,周国华,周文丝. 经济地理. 2012(03)
[10]企业互补性资产与深圳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基于深圳的经验和教训[J]. 王缉慈,梅丽霞,谢坤泽. 经济地理. 2008(01)
本文编号:3552678
【文章来源】:经济地理. 2020,40(07)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主要分布园区
(4)其他。研究机构或大学的衍生企业,比如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长株潭地区建立的生产工程机械的子公司或分支结构,如铁建重工等。此外,由于成功企业对于其他企业具有吸引力,与成功企业在一起会提高其知名度和区位选择的“合法性”[20],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行业知名度的提升形成了区域品牌效应,一些原湖南籍企业家在省外创办企业,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及企业家个人的家乡情结,将企业迁回省内。竞争与创新是该集群水平维度的显著特征。很多产业集群研究强调集群内密集的合作互动所形成的水平结网,然而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主机生产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间表现为竞争激烈。调查结果显示,受访企业中27%的企业认为本企业与本地同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程度“小”或“很小”,55%的企业认为本企业与本地同行企业的流与合作程度“一般”,说明同行企业之间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尤其是龙头企业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因为主导产品相似、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都不相上下,同城竞争尤为激烈。激烈竞争并不意味着全然没有好处,共区位(co-location)提供了一个可以密切关注竞争对手,并将自己的经济表现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的机会[15]。通过观察、讨论、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集群中水平相关的企业才会参与到学习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1]。因此,激烈竞争不但没有使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反而使企业越争越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两家企业在产品和技术创新方面你追我赶、相互比拼,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创新成果不断推出,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如某工程机械企业副总裁所言:“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因为要保持优势,所以同行竞争大于合作。装备行业都是如此。但是,竞争带来了集群更好的创新。”当然,激烈的竞争也导致该行业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而且过度竞争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在一定程度削弱产业集群整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贺灿飞. 地理研究. 2018(07)
[2]城市群、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互动发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唐承丽,吴艳,周国华. 地理研究. 2018(02)
[3]内陆区域中心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机理——以郑东新区为例[J]. 赵建吉,王艳华,吕可文,茹乐峰,苗长虹. 地理学报. 2017(08)
[4]重化工业集群式创新机制与空间响应研究[J]. 林兰. 地理学报. 2016(08)
[5]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组织模块化升级研究——以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J]. 曹虹剑,李睿,贺正楚.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02)
[6]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现状、形势与对策[J]. 毛明芳,袁望冬.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02)
[7]开放式R&D、R&D网络与R&D能力的互动演进——跨案例的纵向比较研究[J]. 李占强,李广.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06)
[8]轮轴式产业集群外部联系的动态变化分析[J]. 姜明辉,夏天. 经济地理. 2013(05)
[9]论长株潭城市群开发区的整合发展[J]. 唐承丽,唐凯,周国华,周文丝. 经济地理. 2012(03)
[10]企业互补性资产与深圳动漫产业集群的形成——基于深圳的经验和教训[J]. 王缉慈,梅丽霞,谢坤泽. 经济地理. 2008(01)
本文编号:3552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55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