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国企混改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治理效果研究 ————以上海建工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29 20:01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运行效率,助力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党于2003年首次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政策号召。此后,为了推动国企产权结构改革的进程,党和国家一直在积极探索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道路。中共十八大会议指出,“允许国有企业通过引入员工持股计划的方式来进行所有制改革”。自此,此前一度被叫停的员工持股计划又再次开启,国企作为改革浪潮当中的主力军,同时起着示范带头作用,纷纷积极参与到员工持股计划的改革热潮当中。随着员工持股计划的持续推进,实施员工持股是否能够对国企的治理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和作用机理如何,在当今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的探究有着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在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后,同时结合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代背景,最终选择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进行混改的典型国企——上海建工作为本文的案例研究对象。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和梳理了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何种路径对国企的治理效果产生影响以及其中的具体作用机理如何;其次基于理论分析的内容,从公司治理、财务绩效、市场反应这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回顾
        1.3.2 关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计划的文献回顾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杜邦分析法
        2.1.2 经济增加值(EVA)绩效评价法
        2.1.3 事件研究法
    2.2 理论基础
        2.2.1 双因素经济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3 国企混改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现状及作用机理研究
    3.1 国企混改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现状
        3.1.1 员工持股计划发展历程
        3.1.2 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特点
    3.2 员工持股计划对于企业治理效果的作用机理研究
        3.2.1 优化公司治理,提高公司治理能力
        3.2.2 优化经营能力,提升公司财务绩效
        3.2.3 传递正向信号,提升公司市场效应
4 上海建工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概况及动因分析
    4.1 上海建工相关情况
        4.1.1 上海建工简介
        4.1.2 上海建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混改背景
        4.1.3 上海建工混改当年股权结构
        4.1.4 上海建工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进程
        4.1.5 上海建工员工持股计划具体实施方案
    4.2 上海建工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动因分析
        4.2.1 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4.2.2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4.2.3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4.2.4 缓解自身资金压力
5 国企混改下上海建工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治理效果分析
    5.1 公司混改前后治理层面分析
        5.1.1 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5.1.2 股权激励效果分析
        5.1.3 董事会组成情况分析
    5.2 公司混改前后财务绩效分析
        5.2.1 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
        5.2.2 代理成本分析
        5.2.3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盈利能力分析
        5.2.4 基于EVA的企业绩效分析
    5.3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市场反应研究
        5.3.1 短期市场反应
        5.3.2 显著性检验
6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研究启示
        6.2.1 加大员工持股比例,优化国企股权结构
        6.2.2 优化股权激励机制,提升国企员工工作积极性
        6.2.3 完善政策法规,保障员工持股计划继续推进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05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805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