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0—2012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0—2012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对一个非径向非角度的方向性距离函数进行了拓展,使其能兼顾投入过量松弛和投入不足松弛。通过该模型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分析了中国2000—2012年环境约束下30个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对其收敛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低,增长粗放的特点依然非常明显;工业技术效率改善缓慢,技术进步是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各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扩大了;如果忽视环境约束,会导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高估;人均收入水平、资本积累、对外开放程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环境约束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增长方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711032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减速与结构性改革"(项目编号:13JJD790036)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分类号】:F424
【正文快照】: 2一、引言工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992—2012年,工业年均拉动中国GDP增长5.25个百分点,远高于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1]然而,目前中国工业粗放型增长特征依然没有改变,增长过度依赖要素投入。[2]随着中国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流失、资本边际报酬的递减以及全球资源产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2 田银华;贺胜兵;胡石其;;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3 庞瑞芝;李鹏;路永刚;;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4 于峰;齐建国;;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效应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8期
5 梁俊;;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增长与节能减排双赢绩效研究——一个非径向DEA模型分析框架[J];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6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7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8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APEC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9 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10 李小平;卢现祥;;国际贸易、污染产业转移和中国工业CO_2排放[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卫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2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3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李茹兰;张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我国区际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蓝庆新;韩晶;;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谢丹;;“碳关税”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李强;聂锐;;基于产业绩效的环境规制溢出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地区经济结构差异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吗?[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赵岳阳;;十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盲点与对策[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黄媛虹;沈可挺;;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4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于健;电子元器件企业的国际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梁根琴;中国能源消费对工业品出厂价冲击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房晓丹;土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基于长三角面板数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陈伟;内生增长框架下FDI对不同行业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荣爱兴;辽宁省城镇社会救助资金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基于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2 周建;顾柳柳;;能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变——基于非参数生产前沿理论模型的上海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5期
3 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4 邵军;徐康宁;;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基于吸收能力的FDI技术外溢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傅京燕;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6期
6 曹建海,李海舰;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1期
7 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8 庞瑞芝;;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工业增长与全要素能源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9 杨红亮;史丹;肖洁;;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的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4期
10 李钢;沈可挺;郭朝先;;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出路何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调研[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梦奎;[N];北京日报;2004年
2 刘向东;[N];中国环境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宏;刘锦虹;刘娟;;我国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环境约束及化解策略[J];金融与经济;2008年11期
2 杨占红;罗宏;;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广东电力发展研究[J];中国能源;2010年06期
3 卢伟;;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若干思考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4 周肖肖;魏晓平;王新宇;;环境约束下的化石能源跨期开采路径比较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7期
5 索丽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J];群言;2005年03期
6 喻新安;;破解河南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栾甫贵;张丽群;;企业破产重整价值评估的环境约束及其理论框架[J];商业会计;2010年06期
8 田银华;贺胜兵;胡石其;;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再估算:1998—2008[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9 马建会;;广东外贸增长和转型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J];现代乡镇;2006年05期
10 羊绍武;;环境与资源双重约束下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管晓峰;;关于投资与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若干法律问题[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陆根尧;罗晓华;;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研究——以浙江省为例[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3 唐士其;;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政治挑战[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阻力研究述评[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雷明;赵欣娜;;环境约束下的中国能效动态Malmquist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仁枫;;资源环境约束下房地产转型战略研究[A];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曾惠娟;发展经济必须正视资源环境约束[N];国家电网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赵建仲 刘菲菲;天津:为何受资源、环境约束影响小[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3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聂永有;能源、环境约束试解[N];东方早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翼;“环境约束”难题何解[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龙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强化资源环境约束[N];中国电力报;2014年
6 记者 宋阳 魏北驹;第五届中美能效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7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环资司司长 赵家荣;破解资源环境约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曹小佳;下大力气破解资源环境约束[N];中国环境报;2010年
9 通讯员 张吉彩 卢存安 吴磊;“飞地”之花精彩绽放[N];安康日报;2014年
10 齐守印;驱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忠宝;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翟波;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住房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晓华;资源环境约束对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梁冬婷;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D];暨南大学;2011年
3 孙霓;环境约束下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4 杨鹏飞;环境约束下不同能源对经济影响的计量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张锐;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甘南产业转型[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邵汉华;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状况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双行;日本的节能降耗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与对策建议[D];河北大学;2009年
8 阿荣宝力德;环境约束下蒙古国ER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0—2012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395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