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分析的中国铟锗镓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产业链分析的中国铟锗镓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铟、锗、镓资源在信息通讯、新能源、现代航空、现代军事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是三种资源的主要供应国,但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战略环节分析和产业链类型分析,首先确定铟锗镓产业的战略环节和产业链类型,同时通过对中国铟锗镓产业战略环节和非战略环节的分析,提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分析认为:1尽管铟锗镓产业的原材料是稀缺性的矿产资源,但产业链属于产品导向型产业,战略环节为深加工及元部件产业;2中国铟、锗、镓产业战略环节发展呈现出有好有坏、总体向好的趋势,但仍面临多种技术问题;3中国铟锗镓初级产品严重过剩,从短期来看,国家收储和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提出的铟金融化能够消化过剩产量,但长期仍需依赖下游产业发展增加国内需求;4铟、锗、镓是伴生资源,未来极有可能因为铅锌、氧化铝等产能过剩及其他问题引发原材料供应不足,应有意识限制初级产业发展,逐步发展回收产业;5提出了打造一条以深加工、元部件产业为核心,以初级产业、回收产业两种原料供应模式为基础、以废料合理回收为补充的循环产业链,实现铟锗镓制造业新升级,使资源在中国内部循环,使产品在全球流动,实现铟锗镓资源效益最大化。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关键词】: 铟 镓 锗 产业链 战略环节 中国
【基金】: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项目:“中国战略性矿产安全评价与支持系统建设”(12120114052901),“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及对策研究”(12120114093501)
【分类号】:F426.1
【正文快照】: 1引言铟、锗、镓是分散元素矿产,少有独立矿床,铟主要作为闪锌矿的伴生元素产出,锗主要在闪锌矿以及褐煤中产出,镓主要在氧化铝的冶炼中产出,其中锗品位大于0.002%的褐煤矿可作为锗独立矿床开采。三者均是在信息通讯、新能源、现代航空、现代军事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超;镓生产工艺及用途[J];四川有色金属;2003年04期
2 尹书刚;陈后兴;罗仙平;;镓的资源、用途与分离提取技术研究现状[J];四川有色金属;2006年02期
3 邹艳梅;王少龙;张玉林;;云南省锗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J];材料导报;2006年11期
4 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5 邹家炎,陈少纯;稀散金属产业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8期
6 王树楷;;铟的应用与提取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5期
7 张铁男;罗晓梅;;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6期
8 廖亚琴;李愿杰;黄添懋;;透明导电薄膜现状与发展趋势[J];东方电气评论;2014年01期
9 黄本华;洪留明;王正江;冯术娟;;浅谈我国光纤预制棒产业的现状与发展[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3年03期
10 王艳;;金属锗的供需情况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玲;吴世彪;徐海燕;朱绍峰;;萃取-掩蔽-络合返滴定法测定电镀CIGS废液中的镓[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李有祥;张国武;;我国非寿险纵向产业链整合问题探讨[J];保险研究;2010年03期
3 董启清;;社区成年人参与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才智;2011年16期
4 倪永标;卢春;韩二伟;黄振钟;;PIF同步荧光猝灭法测定Ga(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松茂;;融合趋势中的出版业盈利模式创新策略[J];出版科学;2008年06期
6 张晖;张德生;;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司洪娟;徐滨士;王海斗;马国政;;纳米电刷镀In层真空辐照环境下摩擦学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11年02期
8 张雪凤;常鹏北;彭晖;刘冠鹏;;直流电弧法回收ITO废靶技术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2年02期
9 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3期
10 崔青青;赵自立;;基于新媒体的电视传媒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文军;刘一宁;窦传龙;朱北平;廖贻鹏;周彦;;氧化锌低酸上清经还原再用锌浮渣或氧化锌焙砂沉铟试验研究[A];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潘晨;傅泽强;;循环经济产业链类型、特征及优化方法[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路超君;乔琦;姚扬;;综合类生态工业园产业链稳定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金良;吕稀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联网产业链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魏昶;梁艳辉;李存兄;李e,
本文编号:416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41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