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基于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的循环全局Malmquist指数

发布时间:2017-06-12 23: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的循环全局Malmquist指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利用全部时期的技术构成的前沿面为参照,将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下的Malmquist指数拓展为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下的全局Malmquist指数。该全局Ma|mquist指数不仅较好地综合了乐观前沿面和悲观前沿面两部分信息,而且满足循环性检验;不仅可以避免由于前沿面选择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还可以避免因时期选择的任意性而导致的差异。将其用于福建省工业行业2001—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研究结果较好地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决策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Malmquist指数 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 全局Malmquist指数 循环性检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105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3514110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4YJC63005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J01264)
【分类号】:F427;F224
【正文快照】: 主 1^m Malmquist指数最初是由瑞典经济学家Malmquist⑴在1953年提出的。Malmquist利用缩放因子之比来构造消费数量指数,此即为最初的Malmquist指数。由于该缩放因子与Shephard?在生产分析中提出的距离函数存在对应关系,受此启发,(:r繼等[3]将这种思想运用到生产分析中,通过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2 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3 陈勇;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工业经济转型——对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DEA法衡量及转型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4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夕红;王开锁;;基于DEA的内蒙古工业效率评估[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2 尹建华;赵慎泽;;基于DEA的我国省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3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王勇;纪熠;;中国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2期

6 江春;吴磊;滕芸;;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2000-2008[J];财经科学;2010年07期

7 朱翠华;李建民;;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新解[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8 薛鹏;;节能减排的一个宏观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9 叶振宇;叶素云;;东北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变动分析:1993—2007年[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10 干春晖;贺书锋;汪丽;;中国制造业国际外包与能源利用效率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余典范;;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辉;朱承亮;岳宏志;;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官建成;陈凯华;;中国省域研发生产前沿绩效的测度框架——基于SBM-DEA/RD-Malmquist的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刚;;全要素生产率与上市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传统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对比分析[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8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9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10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传成;我国冷藏箱制造行业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荣爱兴;辽宁省城镇社会救助资金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锦春;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立委;北京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互推效应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广;是垄断还是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2 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年04期

3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4 郑京海;刘小玄;Arne Bigsten;;1980—1994期间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技术进步和最佳实践[J];经济学(季刊);2002年02期

5 胡永泰,海闻,金毅彪,吴音;中国企业改革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功[J];经济研究;1994年06期

6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7 刘小玄;中国转轨经济中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产业绩效水平的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8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9 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10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恒庆;随机前沿面模型的统计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08期

2 徐琼;技术效率与前沿面理论评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庄宁;随机前沿面分析在国外医院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卫生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4 张睿华;;电力工业的非参数随机前沿面分析[J];中国电力;2006年08期

5 何维达;张远德;;基于非参数随机前沿面模型的高技术产业效率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4期

6 黄朝峰;沈永平;陈英武;;基于生产前沿面的DEA有效单元再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8年02期

7 刘莹丰;童恒庆;何新安;;基于随机前沿面神经网络的TFP贡献率测度[J];价值工程;2008年04期

8 闫庆友;陶杰;姚鑫;;利用旋转算法构建DEA模型生产前沿面[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9 吴文江,陈颖;用DEA估计生产力进步的探讨[J];经济数学;2001年02期

10 肖霆,王国顺;企业效率研究中前沿面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5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臧红雨;冯英浚;;基于优势前沿面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效性再评价方法[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金祥;生产前沿面构造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树丹;基于随机前沿面模型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传美;随机系数的随机前沿面模型[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赵恒霞;非线性随机前沿面成本函数的非参数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星宇;基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工程项目交易方式选择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前沿面数据包络分析的循环全局Malmquist指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445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