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综合型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构建探析——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7-06-25 18:04

  本文关键词:综合型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构建探析——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园区产业链的结构将决定整个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研究产业链的结构对于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学和产业链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在根据其产业发展定位和开发区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产业链总体结构,并根据现代纺织服装业、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这四个主导产业对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具体设计,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从而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 生态产业链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分类号】:F427
【正文快照】: 1引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生态工业园区是区域层面和工业经济领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1],已成为解决结构性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琴;辽宁生态工业园构建分析[J];理论界;2004年03期

2 朱蓓,王焰新,肖军;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规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孙岩,朱庆华;关于我国生态工业园社区协调机制建设的思考[J];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4 葛夫财,王超,徐博;生态工业园建设在日本的实践及其启示[J];生态经济;2005年09期

5 朱兴运;王艳艳;张荣荣;崔兆杰;叶正;;生态工业园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6 王瑞;王丽萍;耿建新;;适宜国内现状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7 牛淼;;生态工业园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3期

8 王瑞;王丽萍;耿建新;;适宜国内现状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5期

9 张春艳;韩宝平;赵钰;石凤;;生态工业园的研究进展与发展状况[J];能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10 叶荣盛;;论生态工业园建设——基于与传统工业园差异上的论述[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解宇;孙振华;;山西省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侯瑜;;生态工业园的国内外实践及对我国的建议[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程翠云;阎伍玖;;生态工业园——工业园发展的必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张岩;李波;;生态工业园[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田晓刚;谢强;方自力;王蒙;;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展望[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商华;;生态工业园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薛德升;张成智;曹小曙;;生态工业园:理论基础、发展阶段与竞争优势[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叶逊;王虹;;安徽崛起与生态工业园[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海峰;王庆忠;王虹;柴金艳;;生态工业园比较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学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文杰邋朱雅萍;创省级生态工业园添“新丁”[N];常州日报;2008年

2 马伊宁;建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N];西部时报;2012年

3 本报通讯员 刘扬 本报记者 郭文生;泰达:生态工业园建设展望[N];中国环境报;2003年

4 记者 李冀平;石河子启动生态工业园工程[N];新疆日报(汉);2003年

5 王刘芳;北京启动生态工业园试点[N];北京日报;2007年

6 张泉;我州要以“生态工业园”提升经济效益[N];大理日报(汉);2007年

7 章轲;固体废物难循环专家抨击不少生态工业园“徒有其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刘芳;本市启动生态工业园试点[N];北京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李炳智邋屈晓旭;旬阳生态工业园规划通过评审[N];安康日报;2008年

10 华中科技大学 王召东;农业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机理及模式[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均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秦丽杰;吉林省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海;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规划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4 李小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吕毅;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苏青福;生态工业园风险识别与废弃物交换价格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王灵梅;火电厂生态工业园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8 郭素荣;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物质和能量集成[D];同济大学;2006年

9 田晓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园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10 吴文东;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青;虚拟生态工业园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上官田野;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政府管理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3 吴爽;基于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度法的生态工业园综合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刘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我国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5 董王飞;我国生态工业园创建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喻宏伟;网络组织治理视角的生态工业园稳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7 武琳娜;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分析及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8 覃林;生态工业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孙凤芹;生态工业园中企业链稳定性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年

10 黄惠;生态工业园系统柔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综合型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构建探析——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483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