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劳动力转型对东亚制造业分工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7 18:27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转型对东亚制造业分工发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劳动力转型 劳动密集型 资本技术密集型 制造业分工 因子分析


【摘要】:伴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东亚国家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导致了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降低,许多东亚国家正出现“人口加速老龄化”现象。即使是柬埔寨、老挝等较为贫困国家,在未来20年后也会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困境,而中国、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已经开始面对老龄化的巨大挑战,东亚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结构转变。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适龄劳动人口比重的变化,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制造业发展遭遇瓶颈。与此同时,良好的教育也提升了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东亚国家有望突破人力资本“门槛”。过去,我国一直以充足的劳动力供给、较低的人口抚养比优势在东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提速,中国人口无疑已经进入老年型。近年来,在全球性人口转型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伴随着劳动力供给数量的下降,人口抚养负担加重,劳动力成本也逐渐上升。因此,中国应利用劳动力转型契机,摆脱在东亚制造业生产分工中的低端地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适当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中国向东亚制造业分工的高端攀升。劳动力转型是指劳动力市场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供给、人口抚养比、劳动力技能、劳动力成本四个方面。本文以劳动力转型为背景,基于SITC Rev.3三位数分类,将SITC6、SITC8归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SITC5、SITC7、SITC9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各国的综合指数,分析了东亚各国制造业分工的演进趋势。同时,利用2003-2013年东亚九国面板数据,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劳动力供给、人口抚养比、劳动力技能以及劳动力成本变化对东亚制造业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人口负担的加重不利于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分工参与度,适度提高工资有利于促进其分工;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影响最深的是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端制造业的分工。
【关键词】:劳动力转型 劳动密集型 资本技术密集型 制造业分工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14;F24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导论8-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9
  • 1.1.2 选题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1.2.1 关于人口转型的研究9-10
  • 1.2.2 关于东亚生产分工的研究10-11
  • 1.2.3 关于劳动力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11
  • 1.2.4 简要评述11-12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12-13
  •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12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12-13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13-16
  • 1.4.1 研究方法13
  • 1.4.2 研究思路13-16
  • 第2章 理论基础16-24
  • 2.1 人口转型理论16-18
  • 2.1.1 人口转型的内涵16
  • 2.1.2 人口转型的阶段16-17
  • 2.1.3 人口转型的社会意义17-18
  • 2.2 国际分工理论18-21
  • 2.2.1 产业间国际分工理论18-19
  • 2.2.2 产业内国际分工理论19-20
  • 2.2.3 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20-21
  • 2.3 一般均衡理论21-24
  • 第3章 劳动力转型影响东亚制造业分工发展24-32
  • 3.1 劳动力转型现状及原因分析24-28
  • 3.1.1 劳动力转型现状24-27
  • 3.1.2 劳动力转型的原因分析27-28
  • 3.2 劳动力转型对制造业分工的推进作用28-30
  • 3.2.1 劳动力供给状况决定制造业分工选择29-30
  • 3.2.2 劳动力素质结构推动制造业分工演进30
  • 3.3 制造业对劳动力的依赖作用30-32
  • 3.3.1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成本的依赖31
  • 3.3.2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劳动者素质的依赖31-32
  • 第4章 东亚制造业分工的测度32-45
  • 4.1 东亚制造业分工的发展历程32-33
  • 4.2 制造业分工的衡量指标和方法33-37
  • 4.2.1 衡量指标33-35
  • 4.2.2 评价方法35
  • 4.2.3 模型设定35-36
  • 4.2.4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36-37
  • 4.3 制造业分工的测度37-45
  • 4.3.1 数据来源及处理37
  • 4.3.2 指标指数描述37-39
  • 4.3.3 测度结果分析39-45
  • 第5章 劳动力转型与制造业分工的实证研究45-50
  • 5.1 模型设定45
  • 5.2 数据来源45-48
  • 5.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48-50
  • 第6章 提升中国在东亚制造业分工中地位的建议50-53
  • 6.1 全面调整完善人口政策50
  • 6.2 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50-51
  • 6.3 加快制造业梯度转移51
  • 6.4 加大劳动力教育培训51-53
  • 结论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6
  • 致谢56-57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东亚区域分工体系探究——评《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效应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阳立高;谢锐;贺正楚;韩峰;孙玉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年12期

3 贺可通;;基于东亚产业价值链分工转移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03期

4 李丹;吴玲;;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年19期

5 冯梅;;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演化与要素禀赋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年10期

6 蔡f ;;未富先老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1期

7 王燕武;李文溥;李晓静;;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10期

8 李文溥;郑建清;林金霞;;制造业劳动报酬水平与产业竞争力变动趋势探析[J];经济学动态;2011年08期

9 杨斌;;人口转型的经济学解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10 唐海燕;张会清;;中国崛起与东亚生产网络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本文编号:531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531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