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网络地位、研发投入与技术扩散——基于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贸易网络地位、研发投入与技术扩散——基于全球高端制造业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UNComtrade的2000-2011年HS6分位贸易数据综合构建了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网络,对技术在贸易网络中的扩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实证检验了贸易网络地位和研发投入对一国技术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在贸易网络中的扩散经历技术引入、技术成熟和技术标准化三个阶段,一国技术的获取不仅取决于其研发投入,还与其在国际贸易网络中的身份地位存在密切关联,而且网络地位重要的国家为联通整个贸易网络发挥了枢纽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的增强对其技术的获取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贸易网络地位对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技术获取的影响存在差异,并呈现"倒U型"特征。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高端制造业 复杂网络 自主研发 技术扩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3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JL040) 国家青年自科项目(71503213)
【分类号】:F414;F746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经贸关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各国在经贸网络中的行为愈发与网络中的其它国家相关联,一国对技术的获取自然也会受到其在国际贸易网络中所处地位的影响。高端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关键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一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翼飞;魏后凯;吴利学;;我国城市高端制造业综合成本测算及敏感度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2 王华;赖明勇;柒江艺;;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3 陈银飞;;2000-2009年世界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1期
4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J];经济学(季刊);2003年03期
5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6 张海洋;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7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8 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9 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10 黄先海;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跨国分析[J];世界经济;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天荣;;基于博弈外资种业的国内种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2 吴胜华;陈翔;赵益明;;专利制度在马鞍山市运行绩效的评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李放;;国际贸易结构、人力资本与技术扩散关系的研究——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吕佳;;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5 周小玲;王雪梅;田明华;;环境规制对我国造纸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印中华;田明华;;外商直接投资对造纸及纸制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范丽娜;中国内地专利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党琳静;;基于VAR模型的RCA与中国自主创新的经验分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钟惠波;许培源;;中国经济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基于BACE方法的综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杰英;;北京市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效果的实证分析[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林承亮;许为民;;技术外部性下创新补贴最优方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盛亚;裘克寒;;浙江制造业技术转型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刘正良;;产品结构、贸易方式与出口贸易的增长效应——基于江苏案例的计量检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8 徐伟民;;第四十章 政府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来自上海的微观实证分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9 余典范;;自主研发、技术溢出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Panel data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余典范;;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兵;基于中国能源利用现状探讨劳动量损失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6 梁永强;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9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袁其刚;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肖明月;浙江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茵,孟志勇,阚叔愚;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2 赵毅寰;王祖林;郑晶;郭旭静;;利用重要性贡献矩阵确定通信网中最重要节点[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3 刘亚利;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0年02期
4 张威;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5 安树伟,魏后凯;北京工业发展中商务成本的判断及其控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5期
6 张海洋,刘海云;外资溢出效应与竞争效应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3期
7 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04期
8 王春法;FDI与内生技术能力培育[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9 胡祖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10 许斌;;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娟;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技术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跃;;高端装备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支撑[J];装备制造;2010年05期
2 刘兵权;王耀中;;分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原毅军;李军;;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基于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4期
4 罗军;;发展高端制造业要循序渐进[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9期
5 刘光明;;威海市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23期
6 周晔;郭春丽;;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2年01期
7 ;高端制造业成鼓励外商投资重点领域[J];设备监理;2012年02期
8 章玉贵;;清醒估计中美高端制造业差距[J];中国中小企业;2013年05期
9 孙天阳;许和连;吴钢;;基于复杂网络的世界高端制造业贸易格局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02期
10 程振彪;;日本质量支撑的高端制造业[J];企业管理;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胜义;;高端制造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力军[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孙_";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平台启动[N];北京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朱素英;北京启动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N];经理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左永刚;新兴技术推动高端制造业崛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4 兰海侠;国家意志对于发展高端制造业具有重要意义[N];机电商报;2010年
5 驻北京记者 丁杨;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落户房山[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记者 蒋秀娟;“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落户房山[N];科技日报;2011年
7 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 罗军;高端制造业 千万不可“弯道超车”[N];经理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杨志东;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落户房山[N];中华合作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曾小清 刘云云;川台合作升级 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最受关注[N];四川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栗清振;理性看待与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差距[N];中国电力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海英;国际高端制造业转移对湖南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2 杨胜男;中国高端制造业外资控制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张俊熠;高端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李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高顷钰;天津构筑高端制造业高地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史伟佳;高端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2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53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