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绿色肥料产业体系构建及其科学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05 19:01

  本文关键词:绿色肥料产业体系构建及其科学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绿色革命 绿色肥料 产业体系 科学问题 生态工艺


【摘要】:20世纪60~70年代的第1次绿色革命是以集约化、高投入、高产出来实现粮食作物高产,它是一种视觉感上的绿色.化学肥料的大量投入,必然伴随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大规模的集约化的农耕系统,破坏了土壤结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面对当前粮食安全和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同时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我国的肥料发展应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核心,实施"以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战略.为此,必须创新绿色肥料生态工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本文回顾了第1次绿色革命的贡献与不足,论证了作为环境标识的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绿色化"意义上的绿色肥料,为使我国肥料农用总量及对环境的污染强度尽快跨过顶峰,并迅速减量,必须建立绿色肥料保障系统:不单纯要生产绿色肥料,还必须从"绿色化肥原料"、"绿色生产工艺"、"绿色肥料的性能或特征"等多方面构建肥料保障体系.指出绿色肥料产业体系应包括利用简单技术来为广大小农场(家庭农场)提供绿色肥料,介绍了与治污相结合的,利用工农业废弃物有限降解制备小分子碳肥的"深绿色技术";低能耗、低排放、零排放生产缓释肥料的生态工艺;符合绿色化学遵循的"原子经济学"原则,利用中、低品位磷矿,不排出磷石膏的脲硫酸分解磷矿生产中浓度、多营养功能性复合肥料产品.指出应关注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低品位磷矿活化及高效利用工艺及其机理研究;以熵增最小、能耗最低、对环境排放量最少的生态肥料工艺创立我国磷肥产业新体系.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绿色革命 绿色肥料 产业体系 科学问题 生态工艺
【分类号】:F426.72;S14
【正文快照】: 香山科学会议第526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建供应,主要依赖耕地面积的扩大.从1950~1970年的立绿色肥料保障体系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中心议20年内,世界人口增加了11.7亿,当时全球沉浸在题之一——绿色肥料产业体系构建及其科学问题,讨一片饥荒警告的惶恐中,大量的原始森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翠红,王光龙,张宝林,蒋登高;脲硫酸复肥新工艺减少氟逸出的研究[J];化工环保;2003年05期

2 许秀成;侯翠红;王好斌;汤建伟;;低化学稳定性复杂组分含磷铝硅酸盐玻璃体结构——含磷铝硅酸盐玻璃体结构模型与肥料开发[J];中国科学:化学;2010年07期

3 许秀成;21世纪化肥展望[J];磷肥与复肥;2002年05期

4 葛志颖;;工业固氮与煤化工绿色化相关问题的思考[J];化肥设计;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侯翠红;王光龙;张宝林;王民生;;脲硫酸分解磷矿宏观动力学研究[J];化学工程;2007年01期

2 夏海丰;李楠;高玮;孙铭;张静霞;;树脂包膜控释尿素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肥效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3 许秀成;;试论“增值肥料”的内涵及其评价 “中国粮食高产我们可以做什么”报告之二[J];磷肥与复肥;2010年01期

4 霍可以;杨俊春;晏妮;;施用氮肥对环境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3年08期

5 任瑞娴;王瑞卿;许恩怀;刘惠芬;卢树昌;臧凤艳;;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动态平衡施肥配方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刘永刚;;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现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6年04期

7 刘忠;隋晓晨;;中国区域化肥利用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8年06期

8 卜东升;王立军;张涛;奉文贵;张翠丽;;缓释氮肥草酰胺对新疆南疆滴灌棉田养分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棉花;2014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蕊;吸水保水缓释肥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俊杰;棉花不同施氮水平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建军;坡缕石对马铃薯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姚颖;蓄水多坑施肥灌溉土壤水氮分布规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吴勇;脲硫酸复肥工艺优化及工业化的基础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赵瑞;腐植酸生态功能性肥料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王红燕;巴田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边振辉;河北矾山磷矿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臧凤艳;天津市平衡施肥推广模式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伍亚华;甘薯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10 孟根小;杭锦2#多元复混肥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德明;提高作物单产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根本[J];北京农业;1996年08期

2 张志强;曲建升;曾静静;;温室气体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3 葛志颖;;CO_2减排与煤化工基地项目规划的调整——煤化工技术的集成、互补与选择[J];化肥设计;2010年01期

4 程刚;王向东;蒋文举;叶云辉;林松;万正武;;微波预处理和微生物联合煤炭脱硫技术初探[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5 刘江苹;;绿色化工技术与绿色化工设计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6 许秀成;人口·粮食·化肥[J];磷肥与复肥;2000年02期

7 许秀成,李兟萍,王好斌;包裹型缓释/控制释放肥料专题报告——第三报包膜(包裹)型控制释放肥料各国研究进展(续)3.欧洲[J];磷肥与复肥;2001年02期

8 许秀成,李兟萍,王好斌;包裹型缓释/控制释放肥料专题报告 第三报 包膜(包裹)型控制释放肥料各国研究进展(续)5.以色列、印度、埃及等[J];磷肥与复肥;2002年01期

9 张孝根;采用玻璃结构因子指导钙镁磷肥配料合理利用低品位磷矿[J];磷肥与复肥;1996年01期

10 郑彦彬;王威;;生物脱硫技术在煤化工领域应用的可能性[J];煤化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爱华;原型及问题本身呈现方式对科学问题解决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64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6264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