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方案设计
本文关键词: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方案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新员工培养 内容设计 职业发展通道 培训优化 方案设计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究其实质,企业的竞争便是人才的竞争。每年均有一批新毕业的员工作为人才的后备力量步入工作岗位,但其进入企业后往往没有归属感,成长缓慢,目标不明确,缺乏积极性,均不利于其健康的职业发展。如何做好新员工的培养工作,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新员工的培养体系。急需从理论及实践上予以讨论和研究。本文通过明确员工培养的涵义和目的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理论,分析了LH研究院现阶段新员工培养的实践工作,对新员工的培养方案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适当的建议。首先,论文介绍了LH研究院新员工的概况,进而分析其心理特点和工作行为特点;然后,深刻剖析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对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方案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培养总体设计(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及原则);培养内容设计(入职教育和成长阶段);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设计说明、思想、步骤和流程);培训方案设计(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思路、培训目标、组织与实施和培训评估);新员工薪酬激励方案设计(提出建立“双序列”岗位层级的思想,建立了“双序列”岗位层级薪酬体系及运行管理措施)并提出实施新员工培养方案保障措施。
【关键词】:新员工培养 内容设计 职业发展通道 培训优化 方案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426.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
- 1.3.3 研究现状评述13
- 1.4 论文结构及方法13-15
- 1.4.1 论文结构13-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5-20
- 2.1 员工培养的涵义及目的15
- 2.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15-17
- 2.3 人力资源激励理论17-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LH研究院及其新员工特点20-25
- 3.1 LH研究院简况20-21
- 3.2 LH研究院新员工概述21
- 3.3 LH研究院新员工特点21-24
- 3.3.1 新员工的心理特点21-23
- 3.3.2 新员工的行为特点23-24
- 3.4 本章小结24-25
- 第4章 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25-29
- 4.1 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现状25-27
- 4.1.1 培养内容现状25
- 4.1.2 培养模式现状25-26
- 4.1.3 培养方法现状26-27
- 4.1.4 培养评估与激励现状27
- 4.2 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中存在的问题27-28
- 4.2.1 新员工培养观念上存在不足27-28
- 4.2.2 新员工培养保障上存在不足28
- 4.2.3 新员工培养管理中存在不足28
- 4.3 本章小结28-29
- 第5章 LH研究院新员工的培养方案设计29-54
- 5.1 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总体设计29-31
- 5.1.1 研究院新员工培养目标29
- 5.1.2 研究院新员工培养理念29-30
- 5.1.3 研究院新员工培养原则30-31
- 5.2 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内容设计31-36
- 5.3 LH研究院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36-39
- 5.3.1 研究院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说明36-37
- 5.3.2 研究院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思想37
- 5.3.3 研究院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步骤37-38
- 5.3.4 研究院新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流程38-39
- 5.4 LH研究院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39-43
- 5.4.1 研究院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39
- 5.4.2 研究院新员工培训思路39-41
- 5.4.3 研究院新员工培训目标41
- 5.4.4 研究院新员工培训组织与实施41-42
- 5.4.5 研究员新员工培训评估42-43
- 5.5 研究院新员工薪酬激励方案设计43-50
- 5.5.1 建立“双序列”岗位层级的薪酬体系43-44
- 5.5.2 “双序列”岗位薪酬体系的主要内容44-49
- 5.5.3 “双序列”岗位薪酬体系的运行管理49-50
- 5.6 实施新员工培养方案的保障措施50-51
- 5.7 本章小结51-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57-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Ym;;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淮北LH煤矿开拓中的应用[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李红真;陈新娜;乔杰;龚斐;蔡素芬;卢光t;何方方;邓成艳;;对卵巢刺激慢反应的患者补充重组LH可以改善妊娠结局[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生殖医学学术会议专刊[C];2012年
3 蔡志刚;侯蓉;刘玉良;王海瑞;;大熊猫LH酶联免疫检测的初步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蔡志刚;刘玉良;王海瑞;侯蓉;;大熊猫LH酶联免疫检测的初步研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石芸;侯连国;姚敏;姜玲玲;;LH增加神经细胞Aβ的生成也增加胆固醇的生成[A];生命的分子机器及其调控网络——2012年全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2年
6 陈剑;;LH矿业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项目初步研究——基于系统等级结构分析模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叶海辉;韩师昭;黄辉洋;李少菁;王桂忠;;拟穴青蟹生殖周期中FSH、LH以及性类固醇激素的动态变化[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梁晓华;杨莺莺;李卓佳;陈永清;;益生乳酸杆菌LH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发酵条件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立;电针三阴交诱发LH峰的作用及机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龙;LH(领海)彩电转型中的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胡浩然;LH超市B2C经营模式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帆;LH公司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张思文;LH宾馆工程项目质量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王寅;LH研究院新员工培养方案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6 王嵩博;LH报社员工激励方案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7 钱郑凤;上海LH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莉;LH联社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游文峰;深圳LH福利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10 徐文倩;不同时间针刺对雌性恒河猴外周血FSH、LH、E_2及T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718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71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