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温台沿海平原水利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3:13
本文关键词:元代温台沿海平原水利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元代 温州 台州 沿海平原 水利建设 区域社会
【摘要】:温州、台州地处东南沿海,其沿海平原是人口主要聚居地和粮食主产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影响,夏秋多台风,每逢久旱或淫雨,时有旱涝之灾。官修水利是该地传统社会水利事业运行的主要形式,国家在其间占据支配地位。但是从宋代开始,由于地方财政的困窘,官方对地方建设方面的主导力量,逐渐转移到民间,地方士绅和民众在水利建设中取得更多的参与权,这一现象在元代尤为显著。元代温台沿海平原的水利兴修和管理呈现出官民相济的模式,完全的官府负责兴修则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和范围性。地方官吏往往出面组织当地士绅、僧侣、以及普通民众出财、出力对地方水利工程进行兴修,实为一种以民之财而成民之事的管理形式,反映出沿海地区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地域特征。有元一代,温台沿海平原水利建设较为频繁,兴修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具有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间多种形式的水利集资和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值得指出的是,在水利建设中官方和民众的关系并非都是和谐的,通过分析元代温台沿海平原官民相济的水利建设模式,并援引上河埭与台州城兴修的例子,展现元代温台基层社会各阶层在地方公共工程兴建过程中所体现的官民关系和各方利益阶层的博弈,在温台沿海平原水利兴修中需要特别指出寺院僧侣在融集资金和发动民间资源与力量方面所具有的号召力与公信力。本文初步探讨元代温台沿海平原水利建设中地方官府、士绅、僧侣以及民众各阶层之问的互动关系,以及水利建设与滨海涂田开发、区域人口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元代 温州 台州 沿海平原 水利建设 区域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47;F4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 问题的提出8-9
- (二) 学术史回顾9-13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13-14
- 一、温台沿海平原的自然环境与水利建设类型14-27
- (一) 温台沿海平原的地理范围与气候特点14-17
- (二) 温台沿海平原的水资源与海洋灾害17-22
- (三) 温台沿海平原的水利建设类型22-27
- 1. “拒海防潮”体系23
- 2. “蓄淡洗盐”工程23-24
- 3. 疏浚河道24-27
- 二、官民相济的水利建设模式形成27-42
- (一) 温台沿海平原水利建设的历史基础27-32
- (二) 官民相济的水利建设模式32-42
- 1. 官修水利所面临的问题34-36
- 2. 资金来源与丁夫的征募36-42
- 三、水利建设与地方势力博弈42-55
- (一) 水利兴修中各利益阶层的冲突——以平阳州上河埭的修筑为例42-46
- (二) 水利修筑过程中的官民协调——以台州城兴修为例46-50
- (三) 僧侣参与温台地区水利建设50-55
- 四、水利建设与区域社会发展55-68
- (一) 水利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55-62
- 1. 涂田的开发与利用55-58
- 2. 盐业58-60
- 3. 农作物的多样化与商品化60-62
- (二) 水利建设与区域人口变化62-68
- 结论68-70
- 附表70-77
- 附表一:宋元时期温州重要的水利设施70-75
- 附表二:宋元时期台州重要的水利设施75-77
- 参考文献77-8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2-83
- 致谢83-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松弟;;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753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75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