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 要】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视角、总体评判、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尽管有众多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开展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有诸多不足,这方面的深入探讨依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中国工业经济 经济运行效率 经济周期
一、引言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与基础,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的高低决定着其他产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运行效率的高低。 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 工业化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过程,提高运行效率是工业经济管理的前沿课题之一。 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严重依赖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与生产规模的外延扩张, 使得工业经济运行面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效率困境等一系列深层问题。 因此, 科学测度和正确评价中国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无论对缓减资源紧张、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效率型工业,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 经济运行效率是指实现最佳投入产出组合的能力,是经济运行中各部门各环节所蕴藏的规模效率、范围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竞争效率、制度效率、 学习效率以及 X 效率等一系列内在效率的系统集成。对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是经济运行效率研究的一个新热门。 对此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者是 Farrel(1957),在其之后,经济效率的研究开始拥有了统一的分析框架,并涌现了 大 量 有 价 值 的 文 献 (Afriat,1972;Cavesetal,1982;Coelli,1996),研究技术与方法也越来越成熟。 Patricial E.Beeson &Steven Husted(1989)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 ,对美国各州 1959年~1972 年的制造工业效率进行了测算;Bauer (1990) 将美国航空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变化以及规模经济性。Bannistter & Stolp(1995) 研究了墨西哥不同区域的制造 业效率 ;Perelman(1995) 用 SFA 和 DEA 方法对 1970 年~1987 年间 OECD11国的 8 个工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比较;Ephraim W.Chirwa(2001)用 SFA 方法对 1984 年~1988 年非洲 Malawi 地区制造行业进行了技术效率测算;Atakelty Hailu and Terrence S.Veeman (2003)用DEA 方法测算了加拿大木材工业的技术效率 ;A. δzlemδnder(2003)利用 translog 函数计算了土耳其 18 个制造行业的效率变化状况。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经济学者陆续将研究视角转向中国,逐渐开始了对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探讨。G.H.Jeffersom(1990)研究了中国钢铁行业的效率状况及其决定因素;K.Lau 和 J.C.Brada(1990)分析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94年罗其友等人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对我国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行了测度后,对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方兴未艾。
二、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的研究视角1.产权变革刘小玄利用 2001 年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中 国 工 业 经 济 运 行 效 率 研 究 综 述李华伟 吴海民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综述数据,考察了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合作、有限责任、股份有限、港澳台合资、港澳台独资、外商合资、外商独资等 11 种产权结构的效率差异,发现国有企业对于效率具有明显的负作用,而私营企业、股份企业和三资企业则对效率具有正相关推动作用, 其中私营企业推动产业效率的作用最强,三资和股份合作企业次之,再次则是股份企业和集体企业。 对于改制企业的不同资本股权来说,个人资本普遍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效果,法人资本表现为显着性不稳定的正相关作用,集体资本表现出与效率不相关的结果,而国家资本则表现出显着的负相关效果。
2.市场化进程孙巍、唐绍祥、李何从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出发研究了 1995 年~2003 年中国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得到的结论如下:资本、劳动、效率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依然是中国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随着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省际市场的贸易水平已经取代了省内市场的贸易水平,而成为了影响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国内消费市场中的重要因素。 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国际贸易水平的变化显着影响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增长。
3.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陈勇、唐朱昌对 1985 年~2003 年来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选择做了评估, 用 DEA 法计算工业行业的技术进步(TFP)及其分解项———技术变化与技术效率,对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梳理和实证。 发现我国工业行业在 1990 年~1993 年和 1999 年~2003 年有明显的技术进步,两个期间的技术进步分别归因于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国企或垄断性行业在技术进步方面表现突出,但技术效率的退化令人堪忧,而竞争性行业的技术效率改善明显,但技术进步方面表现不佳;中国工业行业的资本深化对技术进步具有格兰杰(Granger)促进作用。
4.结构调整王德文、王美艳、陈兰从结构调整角度来分析中国工业的效率变化。 将工业划分为重工业(资本密集型)和轻工业(劳动密集型)两类部门,利用 1999 年~2001 年的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结构越来越符合中国的资源和要素禀赋,轻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较快增长,提高了中国工业的总体效率。
5.资本形成朱钟棣、李小平(2005)在构建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 34 个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估算,发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经历了缓慢增长(1986 年~1993 年)、下降(1994 年~1997 年)、快速增长(1998 年~2002 年)3 阶段,同时,工业行业在 1994 年~1997 年普遍存在“资本深化”现象,即在此期间依靠资本等其他投入要素而不是技术的带动来维持。 工业行业资本形成的变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显着的负相关。 通过变异系数的度量, 发现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呈发散趋势,行业间技术创新的差异、市场结构的不同以及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行业生产率增长发散的原因。
6.空间计量吴玉鸣、李建霞运用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自相关 Moran 指数、 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方法,对中国大陆 31 个省级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空间计量测算, 实证结果符合工业生产率发展实际。 在影响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的因素中,工业资本投入是造成工业经济效率在东中西部及各省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是制约省域工业生产率提高的瓶颈因素;2003 年中国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在 25%~65%之间, 据此可以认为,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和技术共同推进。
7.要素拥挤孙巍以“生产要素拥挤”理论为基础,采用基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非参数方法,对 1992 年~1998 年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工业生产要素的静态拥挤程度和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生产要素拥挤对工业生产率演化的影响。 实证表明, 生产要素拥挤在中国工业领域普遍存在,尤其是高速发展和剧烈变革的转轨时期,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生产要素拥挤现象更为明显,且要素拥挤状态的变化是导致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生产效率与生产率增长水平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8.市场扭曲赵自芳,史晋川(2006)以 1999 年~2005 年全国 30 个省(市、区)的制造业为样本,运用 DEA 方法对要素市场扭曲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了实证。 研究表明, 产业组合的技术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现象。 如果消除产业组合的技术非效率, 则可以使全国制造业总产出提高近 30 个百分点;各省(市、区)的产业效率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东部地区高于中部,而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如果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 则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可以使全国制造业的总产出提高 11%。
9.驱动模式涂正革、肖耿采用非参数生产前沿方法,将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38 个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解, 发现1996 年~2002 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以15.9%的速度增长,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技术前沿进步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强劲;行业间技术效率的差距拉大导致整体工业生产率年均下降 4 个百分点。 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已经由转轨初期的单一资本扩张驱动模式, 开始向以技术进步为主和资本深化为辅的多引擎推动模式转变。
上一篇: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研究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9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79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