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嵌入、集聚模仿与大学衍生企业知识溢出——基于中国三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嵌入、集聚模仿与大学衍生企业知识溢出——基于中国三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实证研究
【摘要】:引入新网络特征——空间集聚结构发现,我国企业集群知识溢出存在空间模仿效应。为此,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修正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考察大学衍生企业网络嵌入演进对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真实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关联、信任、关系联结规模和中介中心度有助于提高企业集群知识溢出水平,知识认同度和互惠程度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最优均衡;网络嵌入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模仿效应,在连续性知识空间更多表现为邻近效应,在间断性知识空间则表现为异质效应,集群内空间模仿效应强于集群间;在控制空间效应后,仅在波纹状集聚结构的环渤海集群存在结构洞与知识溢出的负向关联。基于上述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海洋装备集群未来发展政策及启示。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嵌入 集聚结构 大学衍生企业 知识溢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1063)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07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HEUCF140908)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0969)
【分类号】:F426.4
【正文快照】: 0引言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知识协同效应和集聚效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单个或数个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存量和增速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为避免丧失竞争优势,必须通过集聚和协同特定区域知识解决这一难题,其实践形式通常表现为企业集群。地理亲缘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立平;陈琛;;创业、知识过滤与区域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2 买忆媛;闫科;;大学衍生企业发展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06年09期
3 陈国亮;陈建军;;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J];管理世界;2012年04期
4 许冠南;周源;刘雪锋;;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案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11期
5 陈劲;殷辉;谢芳;;协同创新情景下产学研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仿真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5期
6 张卉;詹宇波;周凯;;集聚、多样性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3期
7 李华晶;王刚;;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学术创业问题探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01期
8 饶凯;孟宪飞;徐亮;Andrea Piccaluga;;研发投入对地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活动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评论;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慧;曹广喜;;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来自江苏的证据[J];当代财经;2010年09期
2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外部性、企业竞争环境与劳动生产率[J];管理世界;2009年08期
3 陈国亮;陈建军;;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J];管理世界;2012年04期
4 邱国栋;李作奎;;创新集聚效率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2期
5 冯锋;张雷勇;马雷;;基于结构方程测量模型的区域学研机构技术创新创业评价研究——来自2001~2008年我国省域数据的实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01期
6 张丽华;陈伟忠;林善浪;;我国制造业集聚经济动态性研究: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7 仇娟东;曹钢;;经济增长理论与空间经济学双维度下的中国地区差距——一个文献综述[J];西部论坛;2012年06期
8 杨仁发;;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9 王正文;田玲;李慧;;城市专业化对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J];保险研究;2013年10期
10 云乐鑫;杨俊;张玉利;;基于海归创业企业创新型商业模式原型的生成机制[J];管理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进栋;韦素琼;;福建省各地市装备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与地理集中[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彭向;蒋传海;;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4 刘冰;符正平;;冗余资源、联盟网络特征与企业绩效[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自我监控能力、工具性交往与社会资本的构建[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6 罗超亮;刘冰;符正平;;网络属性、战略导向和新创企业绩效[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7 陈进栋;韦素琼;;福建省各地市装备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与地理集中[A];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转变发展方式——福建省土地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罗泽意;文珉;;高校办学经费不均衡的政策问题研究[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五卷)[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克益;知识溢出视角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亮亮;企业家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马雷;过程视角下学研技术创业及其与经济产业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赵婷;产业集聚与地区生产率增进:理论分析及中国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勇;竞争性区域构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胜会;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德常;产业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万青;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员工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维;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英坤;中国制造业企业知识溢出效应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紫艳;集聚、外部性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4 罗丹枫;大学衍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保生;高校高新技术企业衍生机制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6 杨轶波;我国大学衍生企业的动态演化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吴晃;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0年
8 周雪;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类型[D];浙江大学;2012年
9 廖颖;初创企业与在位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创新绩效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王永锋;影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因素分析[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0期
2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3 安礼伟,李锋,赵曙东;长三角5城市商务成本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4 马国霞;石敏俊;李娜;;中国制造业产业间集聚度及产业间集聚机制[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5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6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外部性、企业竞争环境与劳动生产率[J];管理世界;2009年08期
7 刘明广;李高扬;;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10期
8 高峰;刘志彪;;产业协同集聚:长三角经验及对京津唐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9 江静;刘志彪;;商务成本:长三角产业分布新格局的决定因素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10 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灿;;企业集群知识系统的运行环境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01期
2 王颖;彭灿;;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集群知识系统环境优化[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3 郑云;;产业集群知识溢出的障碍及化解[J];企业活力;2008年02期
4 海江涛;彭灿;;集群知识系统进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共同体”观的阐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2期
5 王岚;;企业集群知识溢出与知识转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3期
6 李国强;;基于生化理论与仿生学的集群知识升华模型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5期
7 彭灿;企业集群知识系统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5年05期
8 陆小成;罗新星;;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产业集群知识发酵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2期
9 王岚;王凯;;基于认知模式的企业集群知识转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2期
10 陈静;李从东;;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集群知识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丽艳;王秉坤;;面向学习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传导路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莹;职教集群的知识生成与转化及绩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程璐;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轲;产业集群知识流动的模型构建及其过程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2 庄芳丽;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集群知识获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3 海江涛;基于复杂性理论的集群知识系统功能进化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梁晶;企业集群知识网络与传播模型仿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米娟;基于创新网络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杨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能力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娜;企业集群知识共享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娜;基于自组织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孙英;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73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27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