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三角20个制造行业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16:03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聚、技术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长三角20个制造行业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变化


【摘要】:本文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2003~2012年间长三角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借鉴EG和MS的分类,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分析不同集聚程度行业对它们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借用Arellano和Bond的动态面板模型,验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在TFP增长过程中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TFP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并非促进技术效率改进)进而产生影响。各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中低度集聚行业的TFP的增长率大于高度集聚行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高集聚度行业TFP增长率逐渐下降。而且,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将是长三角制造业TFP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关键词】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变化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机制及其效应测度研究”(项目编号:11YJC630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3BGL024) 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百名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
【分类号】:F424;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与文献综述产业集聚是某些产业在空间上趋向于特定区位的现象,是各种生产要素在某一地域范围的大量汇聚并循环累积的过程,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上述现象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长期和广泛关注。从理论上讲,产业集聚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及其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张宇;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3 王丽丽;范爱军;;空间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门限模型的非线性关联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12期

4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5 王良举;陈甬军;;集聚的生产率效应——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1期

6 李武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对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7期

7 蒋冠宏;蒋殿春;蒋昕桐;;我国技术研发型外向FDI的“生产率效应”——来自工业企业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9期

8 叶宁华;包群;邵敏;;空间集聚、市场拥挤与我国出口企业的过度扩张[J];管理世界;2014年01期

9 徐盈之;彭欢欢;刘修岩;;威廉姆森假说: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域数据门槛回归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4期

10 闫逢柱;乔娟;;产业集聚一定有利于产业成长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夕红;王开锁;;基于DEA的内蒙古工业效率评估[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2 赵婉莹;卢林;;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静红;;宁波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制造业数据实证检验[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4 朱翠华;李建民;;技术进步就业效应新解[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5 李培;;中国城市经济运行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6 李培;;中国城市间的分工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7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8 王平;肖文;;二次城市化、土地开发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9 周建;侯勇志;;我国工业增长模式及其转型机制研究——基于23个省份1998-2007年工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1期

10 王燕;徐妍;;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余典范;;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长德;;集聚与增长: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的证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作权;;空间分布经济学研究综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辉;朱承亮;岳宏志;;我国R&D经费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王家庭;曹清峰;;FDI与产业集聚: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3期(总第18期)[C];2012年

8 郑长德;;集聚与空间不平等——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4期(总第19期)[C];2012年

9 李金滟;高玉颖;;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地级市的证据[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4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炳南;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传成;我国冷藏箱制造行业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黄晶晶;兵团农十三师红星二牧场哈萨克族职工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陶敏;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10 赵锦春;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效率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莹;张冬冬;曹冰;;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基因工程抗体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2 张宇;蒋殿春;;FDI、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3 刘修岩;;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4 张廷海;;跨国公司FDI的区位选择与空间集聚——基于东道国产业集群竞争的博弈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4期

5 谭建伟;叶丽;李攀艺;;基于产学研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6 柳卸林;张爱国;;自主创新、非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体系[J];创新科技;2007年06期

7 刘修岩;;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8 盖骁敏;;中国产业集聚演进和转移现象研究——基于广东东莞等地方企业的经验[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2期

9 马永红;王丽丽;王展昭;;产业技术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与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10 张洁音;李明珍;;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胜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高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缋效的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世宏;郑江淮;丁辉关;;国外服务业生产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2期

2 潘丹;孔凡斌;;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分析——基于环境污染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3 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5期

4 杨晓凌;;福建省零售业生产率的测度[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20期

5 杜官印;蔡运龙;廖蓉;;中国1997—2007年包含建设用地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07期

6 王兵;梁淑珍;;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制造业行业的效率和生产率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7 简泽;段永瑞;;企业异质性、竞争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8 钟学义;生产率分析的新概念[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12期

9 陈红;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关于乔根森扩展模型的一个实例[J];统计研究;1999年S1期

10 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兼与彭国华和李静等商榷[J];世界经济;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京海;胡鞍钢;Arne Bigsten;;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李刚;;全要素生产率与上市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基于传统行业与高技术行业的对比分析[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3 祝志勇;罗刚平;;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王争;孙柳媚;史晋川;;外资溢出对中国私营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来自普查数据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海成;关注顾客导向的服务生产率[N];天津日报;2004年

2 王燕坊;郑京海: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个生产率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星光;中国石化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魏梅;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产率与产业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郑明海;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韩妍;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李玲;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贺胜兵;考虑能源和环境因素的中国省级生产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郑文;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邓学平;我国物流企业生产率研究与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王争;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率与贸易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考虑到气候因素影响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孙立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和趋同分析:来自跨国的证据[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杨华;中国农业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江佩;我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5 赵旭杰;基于凸约束回归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陈君君;对外贸易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D];浙江大学;2008年

7 端瑞东;我国小麦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顺元;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俭明;湖南省各市州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冉彬;四川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1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31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a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