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与政府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与政府行为研究
【摘要】:发展新能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是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对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新能源支撑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博弈的角度研究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及政府行为,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四方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能源行为内容,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能源行为创新策略,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系;
【关键词】: 低碳城市建设 新能源发展 政府行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测度与提升研究”(13BGL010)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区域生态城镇化发展距离测度研究——以江西省为例”(GJJ13299) 江西省社会科学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发展模式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11GL16)
【分类号】:D630;F416.2
【正文快照】: 1引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低碳城市建设。相对于当前欠发达地区城镇发展的实际,低碳城市建设是其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提高城镇化质量,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2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3 李超殨;马振邦;郑憩;邵天然;曾辉;;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4 吴琦;范隆云;;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难点和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4期
5 杨国锐;;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制度创新[J];城市问题;2010年07期
6 赵福山;李杰;;科学发展观与绿色GDP[J];理论探讨;2007年02期
7 李凡;马万里;;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低碳城市建设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5期
8 朱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路径探索——以江西为样本[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9 侯景新;郭志远;;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3期
10 郑瑞;;低碳理念与低碳城市建设[J];生态经济;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Overview of Low-carbon Economy Research[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晋美俊;李俊明;;数字城市与低碳城市的融合研究[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3 王景;李小朋;;建设低碳城市[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4 唐菲;施六林;任杰;;科学规划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低碳式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5 付慧;;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6 杜宗斌;;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湖州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7 严轲;龙丽民;;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框架及路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8 李鱼;范英英;孙钊;李都峰;;基于经济增长约束的低碳城市碳排放总量优化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9 周欢;龙丽民;李琪琛;;河北省南和县低碳县城建设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10 张吉献;于正松;;河南低碳城市战略及其实现途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寿义;;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一个基于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的研究[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王海;尹珩;洪卫;;规划环评中低碳方案适应性分析研究实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高榕;蔡俊恒;王莉;朱恩云;高兵;强娟;;西安低碳城市规划初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陈金平;;“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思考——以上海市为例[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雷仲敏;曾燕红;;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证分析与评价[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江;;基于类型案例比较法探讨郊野公园的基本概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田野;路立;张良;刘颖;;城市规划低碳化指标研究——以天津城市低碳化发展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德勇;陈冲华;;实现京津冀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彦涛;不确定城市能源系统规划模型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易经纬;广东电力低碳转型研究:路径、政策和价值[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左长安;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亮;江西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石晓风;基于杭州经验的集约型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发展思路[D];浙江大学;2011年
4 邢敏;城市社区低碳化转型[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肖雪;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朱江;我国郊野公园规划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7 袁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晓莹;低碳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及国际性经验启示[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坤源;周葆生;;低碳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向阳;李瑞晴;;低碳城市的缘起与发展路向[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仇保兴;;创建低碳社会 提升国家竞争力——英国减排温室气体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4 蔡琴;刘志林;齐晔;;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城市公共治理的挑战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3期
5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6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7 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8 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8期
9 袁晓玲;仲云云;;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10 李超殨;马振邦;郑憩;邵天然;曾辉;;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比较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毅 孙秀艳;[N];人民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梅;;对建设“低碳城市”多些激励[J];华人时刊;2011年01期
2 ;杭州积极推进“六位一体”低碳城市建设[J];政策w,
本文编号:846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4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