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干旱地区工业系统资源代谢水平分析——以宁东能源煤化工基地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6 23:04

  本文关键词:干旱地区工业系统资源代谢水平分析——以宁东能源煤化工基地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代谢 产业共生 模糊综合评判 能源煤化工基地


【摘要】:能源煤化工基地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区,资源代谢是造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基于物质流分析框架,对宁东能源煤化工基地资源代谢特征和资源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源代谢分析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判定法,从资源产出、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3个方面考察基地资源代谢水平,分析影响资源代谢的关键环节。结果显示:宁东能源煤化工基地资源代谢水平"很低",在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排放两个方面,评判结果分别为"一般"和"很低",与国内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三率"以及大气污染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资源代谢 产业共生 模糊综合评判 能源煤化工基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48)
【分类号】:F426.72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质代谢问题开始受到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期,FROSCH等[1],提出了产业代谢,为其日后提出产业生态系学概念奠定了基础。资源代谢分析正是伴随着产业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而出现的,不仅考虑代谢过程本身物质、能量的变化,更关注由此引起的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小鹏;王亚娟;王永洁;王联兵;;宁夏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系统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6年06期

2 冯琳;孙宝生;;干旱区工业共生网络优化研究——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9年06期

3 智静;傅泽强;陈燕;;宁东能源(煤)化工基地物质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4 丁建国;刘晓媛;戴健;苏武峥;陆朝晖;李苗;;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新疆农业主导功能定位中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2012年04期

5 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6 傅泽强;智静;;物质代谢分析框架及其研究述评[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8期

7 汪一鸣;赵亚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J];宁夏工程技术;2008年02期

8 施晓清;杨建新;王如松;赵吝加;;产业生态系统资源代谢分析方法[J];生态学报;2012年07期

9 成升魁,闵庆文,闫丽珍;从静态的断面分析到动态的过程评价——兼论资源流动的研究内容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朝阳;;循环经济在化工园区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08年04期

2 金小天;霍文冕;杨占星;;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3 窦立宝;金小天;王伟红;霍文冕;李小燕;;黑河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4 李国迎;王晓峰;李伟清;姚付龙;;中国西部城市生态工业系统构建——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5 蔡征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毛锋,肖劲松,毛凤霞;循环经济与“双剩余”理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王丽丽;熊文强;张程;;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某企业清洁生产方案实施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5期

8 王猛;孙世群;;合肥高新区资源能源消耗回顾性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9 刘喜凤,罗宏,张征;21世纪的工业理念:生态工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彭辉;;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的再生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枫;;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刘芳;;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3 邢美华;黄光体;张俊飚;;湖北省典型地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对比评价[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凌岚;陆雍森;;特大型城市——上海闵行区循环经济建设框架探讨[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邦信;孙海健;;加快构筑中国循环经济型社会的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新模式[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唐晓兰;赵丹;;工业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设计与环境效益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立宏;杜涛;;建设生态化钢铁企业的必要性及其措施[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艳君;包丽艳;梁冬梅;;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城镇建设的研究——太平镇的生态经济城镇建设[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许建军;谢华生;谢咏梅;马红;邢海涛;;循环经济在汽车制造企业生产中的应用——以丰田汽车公司(TOYOTA)为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袁学英;中国企业跨区域并购、资源流动与长期绩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瑾;综合类开发区生态工业系统仿真及管理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吕毅;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罗柳红;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稳定性与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王乐;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顾宁;二氧化氯和超细氧化铁在废水处理中的组合应用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欣;大连市金州区产业园的生态化发展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雯;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宗超;广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臣;农产品加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7 李明晓;昆明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琳;陕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邵家瑜;循环型社会我国服装再利用消费特征与推进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10 崔德涛;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区域生态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慧敏;郭洪海;;山东省农业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2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颜文洪,刘益民,黄向,胡玉佳;深圳城市系统代谢的变化与废物生成效应[J];城市问题;2003年01期

4 胡援成,杜学勇;我国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与区域发展政策[J];当代财经;1994年05期

5 智静;高吉喜;;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6 董瑜,谢高地;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7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8 肖平,成升魁,,严茂超;资源科学是问题导向性学科[J];地球科学进展;1996年03期

9 张萌;姜振寰;胡军;;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及稳定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6期

10 王录仓,张云峰;干旱区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毅;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富丽;生态水泥生命周期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2 李娜;啤酒生产过程物质能量代谢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在淮南市开工建设[J];煤炭学报;2008年08期

2 温豹;;浅谈宁东煤化工基地人才队伍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3 沈鹏;傅泽强;高宝;邬娜;谢园园;;能源煤化工基地代谢过程及其环境影响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年05期

4 ;《宁夏宁东煤化工基地总体规划方案》通过评审[J];西北煤炭;2004年02期

5 ;安徽煤化工基地开工建设[J];化工中间体;2008年08期

6 杨建广;;宜宾将建西南大型煤化工基地[J];煤炭工程;2008年10期

7 ;河北金能与旭阳焦化合资的河北煤化工基地奠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8年09期

8 萧若然;刘昌杰;吴光炜;;菏泽市煤化工基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J];菏泽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贵州规划建设三大煤化工基地[J];建筑机械;2010年19期

10 沈鹏;傅泽强;高宝;智静;;中国能源煤化工基地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邬娜;傅泽强;沈鹏;高宝;谢园园;;我国能源煤化工基地发展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构建[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2 王树中;李琼玖;;采用壳牌粉煤气化加水电解配氢的创新工艺建设云南特大型煤化工基地的建议[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3 盛安全;;谈技术创新与嘉祥煤化工基地建设[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4 王丽英;;双鸭山资源型城市煤电化产业发展之路研究[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郝明雷;我市打造全国最大煤化工基地[N];济宁日报;2006年

2 记者 刘廷远;建好煤化工基地 推进工业强省[N];四川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志军 通讯员 闫云 秦宏平;晋城市打造煤化工基地又出重拳[N];山西日报;2006年

4 阮晓琴;香港禄恒70亿启动江苏煤化工基地[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孙波 刘晓莉;宁夏打造亚洲最大煤化工基地[N];西部时报;2007年

6 司马林;菏泽提出建3个煤化工基地[N];中国化工报;2007年

7 记者 李定宇邋通讯员 李建周;豫北煤化工基地源头项目开工[N];河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陈果;王Q_再投3.7亿建煤化工基地[N];昆明日报;2007年

9 李文明;鲁南谋划全国最强煤化工基地[N];中国矿业报;2008年

10 齐鲁;鲁南谋划全国煤化工基地[N];中国煤炭报;2008年



本文编号:865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65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