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17 03:23

  本文关键词: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能源互联网 概念 能源路由器 储能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分布式能量自治单元 分布式局域网 发展模式


【摘要】:基于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研究现状,探索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首先,在分析能源体系要素的基础上,提炼了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以及主要技术特征。其次,通过数学模型表征了能源互联网的基本规律,简要介绍了能源互联网多目标管理的实现方法;进而分析了能源路由器的基本特征,梳理了智能电网和信息网在能源互联网体系的定位和职能。最后,结合能源产业及我国相关政策的发展方向,探讨了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并给出了具体发展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 概念 能源路由器 储能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分布式能量自治单元 分布式局域网 发展模式
【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EPRIPDKJ(2014)2863)~~
【分类号】:F426.61
【正文快照】: 0引言传统能源体系中,化石能源扮演着核心角色。然而它不可持续、日益匮乏。高速、粗犷的能源利用方式,在加剧能源危机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类能源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必然潮流。而能源互联网旨在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化石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查亚兵;张涛;谭树人;黄卓;王文广;;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思考[J];国防科技;2012年05期

2 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5期

3 曹军威;杨明博;张德华;明阳阳;孟坤;陈震;林闯;;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J];南方电网技术;2014年04期

4 王继业;孟坤;曹军威;程志华;高灵超;林闯;;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年05期

5 曹军威;孟坤;王继业;杨明博;陈震;李文焯;林闯;;能源互联网与能源路由器[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年06期

6 罗星;王吉红;马钊;;储能技术综述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展望[J];智能电网;2014年01期

7 周孝信;鲁宗相;刘应梅;陈树勇;;中国未来电网的发展模式和关键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8 马钊;周孝信;尚宇炜;周莉梅;;未来配电系统形态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龙;查亚兵;;未来能量互联的关键设备——固态变压器[J];国防科技;2014年03期

2 郑春满;李宇杰;刘勇;谢凯;盘毅;;基于能源互联网背景的储能二次电池技术发展分析[J];国防科技;2014年03期

3 张涛;查亚兵;;能源互联网在军事能源转型中的作用[J];国防科技;2014年03期

4 纪建强;翟晓鸣;;第三次工业革命:特征、影响及应对战略[J];管理现代化;2015年01期

5 贾宏杰;王丹;徐宪东;余晓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若干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7期

6 刘洋;唐跃进;石晶;任丽;徐颖;邓嘉翕;龚康;姜国中;谢阳;;100kJ/50kW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5年03期

7 王成山;王丹;周越;;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分析及技术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9期

8 黄仁乐;蒲天骄;刘克文;杨占勇;陈乃仕;;城市能源互联网功能体系及应用方案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9期

9 范松丽;苑仁峰;艾芊;贺兴;徐意婷;;欧洲超级电网计划及其对中国电网建设启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0期

10 周孝信;;我国未来电网对超导技术的需求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婷;风电波动实时平抑中的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及容量配置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高浠萌;测温式光纤电流传感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3 赵宏晨;基于电磁特性分析的开关电弧反演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玲,吴畏,周双喜;超导储能改善并网风电场稳定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2 肖立业;林良真;徐铭铭;戴少涛;;未来电网—多层次直流环形电网与“云电力”[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1年04期

3 石晶;唐跃进;周羽生;戴陶珍;魏斌;任丽;陈敬林;王惠龄;徐德鸿;李敬东;王少荣;程时杰;卢亚峰;秦红三;;35kJ/7kW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21期

4 孙景钌;李永丽;李盛伟;金强;;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4期

5 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2期

6 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李雪;董朝阳;;电力CPS的架构及其实现技术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6期

7 赵俊华;文福拴;杨爱民;辛建波;;电动汽车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其调度与控制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4期

8 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董朝阳;;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6期

9 江道灼;郑欢;;直流配电网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8期

10 张步涵;曾杰;毛承雄;王云玲;;串并联型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云;;齐抓共管 共同探索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 四川13部门首次召开互联网管理工作联席会议[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9年02期

2 李振坤;;在上海市互联网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上的致辞(节选)[J];电信快报;2009年10期

3 钟瑛;;互联网管理模式、原则及方法探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付玉辉;;移动互联网治理:深入社会肌理,构造开放社会[J];互联网天地;2011年04期

5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设立及职责答问[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年06期

6 张英;;苏少林:互联网管理如何把握好“度”?[J];江苏通信;2011年05期

7 付云;;中网,让互联网更可信[J];互联网周刊;2011年24期

8 蒋慧丽;;互联网管理模式、原则及方法[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11期

9 王世伟;;被互联网挑战的时代[J];社会观察;2013年03期

10 ;美国互联网管理新变化[J];中国记者;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菁菁;;浅析西方国家互联网管理的通行做法[A];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涛甫;;“脱嵌”与“回笼”——中国互联网的规制路径初探[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3 黄澄清;;互联网的约束与发展[A];新媒体:竞合与共赢[C];2007年

4 苏少林;;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思考[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密;陆奕;;互联网药品服务监管现状和发展趋势[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黄志雄;万燕霞;;论互联网管理措施在WTO法上的合法性——以“谷歌事件”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琳桦;突尼斯争议散去:互联网管辖权中国贡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2 ;美国仍将独掌互联网管理权[N];网络世界;2005年

3 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陈云贤 博士 张孟友 博士;美国互联网发展及其政策制定[N];证券时报;2001年

4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邬贺铨;应用扩展推动互联网创新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7年

5 记者  王龙玉;加强网络管理 维护信息安全[N];金华日报;2006年

6 李斌;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记者 胡红军;着手建立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N];经济日报;2006年

8 朱新开;部门联动推进互联网健康发展[N];江阴日报;2007年

9 甘信建;四川:七大举措强化互联网管理[N];人民邮电;2006年

10 孟伟松;互联网治理宜采取“政府支持、民间运作”模式[N];人民邮电;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瑛;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黄刚;整合与互动[D];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

4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腾飞;基于互联网能力成熟度模型的中美互联网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金正连;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成长的内在需要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3 尚磊;“互联网/权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姜群;英国互联网管理体制透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静静;从美国政府的互联网管理看其对中国的借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白志伟;法国的互联网与公共领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7 吴静;互联网信息影响力形成过程中政府角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谢伦丁;以城市生活门户网站为例探讨携程模式类互联网应用的扩散[D];南昌大学;2007年

9 胡涵;互联网新政治与替代性民主[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吴绍辉;我国互联网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66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866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