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率保护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来自中国风电制造业的证据
本文关键词:国产化率保护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来自中国风电制造业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国产化率保护 自主创新 风能 双重差分法 三重差分法
【摘要】:国产化率保护(DCP)是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幼稚产业、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之一。本文以中国风电制造业为样本,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度量自主创新,经验研究国产化率保护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和三重差分估计的结果都表明,相比我国光伏太阳能发电技术,DCP政策增加我国风电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这个增加通过非学术机构发明人实现;同时,风电技术专利申请成功获得授权的概率没有下降。双重差分估计结果表明,DCP政策使得我国各省风电发明专利申请数在2005、2006和2007年分别增加1.56项、2.70项和8.15项。本研究为中国将保护国产产品作为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能源与矿物工程系;
【关键词】: 国产化率保护 自主创新 风能 双重差分法 三重差分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专利制度、企业专利战略与经济技术发展研究”(12BJL04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资助编号:2010601157)
【分类号】:F426.61;F42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产业政策被世界各国广泛用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发展。在过去的20年中,产业政策十分流行,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稳步推行产业政策变革的各项议程(罗德里克,2009)。虽然产业政策被广泛运用,但有关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学术争论却一直没有停止。支持者认为政府需要实施产业政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2 乔永忠;;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发明专利维持信息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3期
3 叶静怡;李晨乐;雷震;曹和平;;专利申请提前公开制度、专利质量与技术知识传播[J];世界经济;2012年08期
4 李洪勋,吴昌伦,周篁;关于“乘风计划”实施方案的介绍[J];中国能源;1997年03期
5 叶静怡;付明卫;曹和平;;国产化率保护研究述评[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立高;廖进中;杨沿平;;汽车产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0期
2 李平;李淑云;许家云;;收入差距、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3 匡小平;肖建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S1期
4 张杰;刘志彪;;需求因素与全球价值链形成——兼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封锁型”障碍与突破[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5 康志勇;张杰;;有效需求与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来自中国1980—2004年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8年05期
6 余泳泽;;政府支持、制度环境、FDI与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7 侯晓辉;王青;冯宗宪;;金融生态与中国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8 李平;张庆昌;;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动态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02期
9 张延;王智强;;知识生产函数、规模报酬和经济增长模式——R&D模型对中国的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10 唐东会;;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机理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长生;王晶晶;汪海;;竞争程度、市场规模与创新——一个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中国经验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2 张庆昌;;工资上涨、出口增加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对下降——基于1952—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Market Constraint on Technology Upgrading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y Downstream Enterprises' Loss Aversion[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4 王红领;唐军;;工资水平与企业研发投入 基于2000-2004年间232家工业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5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6 沈坤荣;郑安;;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政府R&D资助方式的探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7 张杰;李勇;刘志彪;;外包与技术转移:基于发展中国家异质性模仿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8 杜平;万玉良;王安迪;;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及市场消纳问题分析[A];《风电技术》2013年06月第3期(总第39期)[C];2013年
9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案例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3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崔焕金;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齐晓丽;差别化的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6 孙斌艺;跨国公司垂直约束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大可;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汤石雨;企业创新动态效率的演化机理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刘振;R&D投资与规模投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潇丹;下游企业损失厌恶对重大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约束机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雪莹;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服装业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4 郝艳芳;山西省技术市场和技术创新关系的协整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耿媛媛;利用外资对江苏省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跃华;安徽省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7 岳国宝;市场规模与我国的资本密集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莫晓聃;小型低风速垂直轴风力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旭;风险厌恶倾向与国有寡占市场绩效[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韩冰;企业集团高效益管理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雪忠;乔永忠;万小丽;;基于维持时间的发明专利质量实证研究——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为例[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2 周凤华;朱雪忠;;我国大学发明不同归属专利权维持特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叶静怡;宋芳;;中国专利制度变革引致的创新效果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4 乔永忠;文家春;;国内外发明专利维持状况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6期
5 乔永忠;;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发明专利维持信息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3期
6 张建山;;发明专利申请早期公开的利与弊[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904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90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