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预测及因素分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1 10:16

  本文关键词: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海洋大学》 2012年

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预测及因素分解研究

姜兴坤  

【摘要】:随着温室气体问题的深入发展,环境问题仍然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亟待关注的问题。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召开,引起了全球对温室气体问题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确立了到202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这一减排目标。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且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进程,伴随着这一进程,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规模增长迅速。而大型公建筑高能耗、高排放的问题日益突出,其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已经成为大多数学者的共识。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创造节约低碳社会,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在倡导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减排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影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预测,探讨其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及减排路径,以便在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 本文以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为研究对象,以1996年-2008年相关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进行长期(到2050年)预测,并进一步对其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于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减排路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预测。首先,在对比中国和美国、日本发达国家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水平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水平高于日本低于美国,但其总能耗增长率(均值20.9%)却远远大于美国和日本的水平。其次,结合与美国、日本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对比,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分三种路径进行长期预测(2009年-2050年)——路径1为保持目前能耗水平的碳排放预测,路径2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碳排放预测,路径3为节能状况下碳排放预测,并以路径1为基准情景,预测路径2和路径3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得出路径3的减排潜力最大,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应按照路径3的发展趋势发展。 第二,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因素分解分析。基于Kaya恒等式,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解出影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大型公共建筑的规模(面积)和技术。 第三,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减排路径分析。结合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碳排放因素分解结果和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现状,,从政策支持、节能技术普及、节能意识提高三方面提出减排路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502;F426.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鹤扬;毛锋;;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协同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2 王庆一;;中国建筑能耗统计和计算研究[J];节能与环保;2007年08期

3 王宏岩;;中央空调系统变频节能改造控制技术的分析与实现[J];变频器世界;2005年05期

4 周勇;李廉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5 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产业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Divisia指数分解及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5期

6 王小兵,邓南圣,孙旭军;建筑物生命周期评价初步[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年04期

7 陈莎;杨孝光;任丽娟;张菁菁;;生命周期评价应用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8 尚春静;张智慧;;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J];工程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智慧;尚春静;钱坤;;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J];建筑经济;2010年02期

10 庄智;徐强;谭洪卫;邱喜兰;;基于能源统计的城镇民用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诊断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媛;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计量、建模与节能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郭瑞;公共建筑能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陈健;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建筑寿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周峰;气候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崔晨华;绿色建筑的成本与效益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翀;;安徽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炳传;张彩凤;;外墙保温中钢丝网架聚苯板后挂体系施工方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方定琴;张浩;吴开亚;;上海市民用建筑能耗的估算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6期

4 张明;;中国能源消耗和能源强度变化趋势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彭远新;林振山;;江苏、安徽能源强度比较分析与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6 邹沛思;贺灿飞;;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7 李斌;赵新华;;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8 周宏春;;对建筑节能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何吉多;;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10 董利;;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吴飞飞;纪建悦;许罕多;;基于LCA方法的对虾池塘养殖碳足迹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德林;王国飞;;论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5 金磊;柳昆;李佳川;彭芳乐;;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向低碳型发展的效益评价[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龙惟定;;试论建筑节能的科学发展观[A];2006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格力杯”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马宏权;龙惟定;;我国建筑节能与节能建筑的发展思考[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葛坚;龚敏;朱炜;李勇俊;;生命周期评价(LCA)在建筑环境负荷定量评价中的应用[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龙惟定;;燃气空调向何处去[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10 李翔;倪龙;江辉民;张旭;马最良;;家用热泵热水器运行中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邱红;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陈永攀;建筑能源系统物联网架构与实现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梁传志;夏热冬暖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刘朝;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Quadri-Carbon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余晓平;建筑节能科学观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博;大型热电厂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对新型墙体节能建筑供暖能耗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丽娜;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段宗蓬;江西工业主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燕艳;浙江省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高宏伟;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世宏;相变储能石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冯源;污水换热器结垢规律及在线清洗装置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9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森;中国低碳建筑潜在效益与发展前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向阳;;变风量空调系统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贾磊;王磊;张秀平;戴琳;;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改进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4期

3 何广钊;低温送风系统的应用[J];安装;1995年06期

4 樊庆锌;敖红光;孟超;;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5 李仕国;王烨;;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措施概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2期

6 钱伯章;;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上)[J];节能与环保;2006年03期

7 王庆一;;中国2007年终端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上)[J];节能与环保;2009年02期

8 林松煜;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泉州古建筑保护的影响及其对策[J];城建档案;2005年02期

9 陈家祥;;影响建筑节能发展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中华建设;2007年03期

10 徐佳;沈其明;;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原因及策略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阿祺;;冷却水输送系数(WTF_(CW))的获取方法及其在节能诊断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余晓平;付祥钊;;既有公共建筑空调工程能效诊断程序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烨;燕达;江亿;;大型公共建筑基于能耗数据指标的全过程节能管理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文彬;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刘洋;居住建筑能耗动态模拟研究与能耗计算软件的开发[D];天津大学;2004年

3 谭岚;循环——建筑可持续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孙萍;节能住宅建筑能耗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郭林文;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评价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6 龚平;墙体材料的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刘建伟;建筑物综合热惰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王红娜;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李俊;基于分项计量系统的建筑能耗拆分与节能潜力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空间公共建筑防火对策研讨会在浙江省义乌市召开[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6年10期

2 赵建设;;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气与热力;2006年06期

3 郑加良;;公共建筑防火及火灾自动报警联控系统设计分析探讨[J];四川建材;2007年06期

4 彭军芝;桂苗苗;陈清己;王建飞;张健全;张杰;;厦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1年04期

5 陈淑琴;李念平;;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方法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6年11期

6 邹晖;;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地面热阻计算方式及具体做法的探讨[J];江西化工;2009年04期

7 本刊通讯员;;《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第1版)JGJ 176—2009介绍[J];煤气与热力;2010年03期

8 张伟;张志刚;刘贤崇;;天津市公共建筑能耗调研与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1年03期

9 刘小华;张志刚;;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J];煤气与热力;2007年03期

10 张雪梅;;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主动防火设计[J];安全生产与监督;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纯华;;一谈公共建筑的厨房——常见“病态”现象剖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2 徐跃勤;张结伏;;伯里克利时代的公共建筑与公民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柳松;宋波;柏婧;关静;董重成;;区域供热中公共建筑热计量相关问题的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唐华宇;卢军;;重庆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的行为节能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5 刘玉峰;胡振杰;涂光备;;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品质分析与控制方法[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6 王洪卫;白雪莲;孙纯武;郭林文;;重庆市公共建筑冬季能耗测试分析[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华锋;张志刚;张丽璐;申政;;某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祥生;刘兆勇;信海;付祥钊;谭平;马定平;;重庆市现有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林文;白雪莲;孙纯武;;重庆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潜力与措施分析[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声远;杨秀;江亿;;中外建筑能耗比较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贵兰;[N];贵阳日报;2007年

2 德民;[N];中国建材报;2005年

3 万山;[N];巢湖日报;2006年

4 蒋琳琳;[N];绵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杨堂;[N];镇江日报;2009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戈晓芳 婉文;[N];广东建设报;2004年

7 中国楼市记者 慈冰;[N];中国建设报;2004年

8 早报记者 俞立严;[N];东方早报;2007年

9 记者 苏长虹;[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李秀瑜;[N];深圳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珉;公共建筑突发集群事件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鑫;公共建筑用能分项计量综合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黄莺;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研究(Ⅱ)[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孙金颖;民用节能建筑市场增量投融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丰艳萍;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磊;公共建筑碳排放权交易机理及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曹彬;气候与建筑环境对人体热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李静;基于系统优化的高校体育馆自然采光和通风节能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静;基于系统优化的高校体育馆自然采光和通风节能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鲁峰;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监测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贾遵锋;构建重庆市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李欣;大跨公共建筑的性格表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殷欢欢;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公共建筑过渡空间被动式设计策略[D];重庆大学;2010年

5 戴德新;西安地区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郭春;湘南传统公共建筑探析[D];湖南大学;2003年

7 宋承珠;绿色公共建筑综合评价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8 涂舫;公共建筑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李鑫;面向残疾人使用的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庄欣;当代公共建筑的功能性剖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1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91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0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