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企业效率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17-09-25 05:35

  本文关键词: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企业效率的影响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新新经济地理学 集聚效应 选择效应 企业效率


【摘要】:本文在新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结合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年鉴数据,运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的计量方法,研究了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对我国21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8个制造业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聚效应对于不同行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中小城市拥有更强的集聚效应。选择效应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能提高企业效率;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加快市场化进程,则能发挥城市中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新新经济地理学 集聚效应 选择效应 企业效率
【分类号】:F425;F272.5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存在着“大而不强”及生产模式落后的问题,有关企业效率的影响机制已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多数文献认为企业效率在空间上的差异源自集聚效应,集聚促进了效率的提升(Melo等[1];范剑勇[2])。Marshall[3]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江帆;贺灿飞;沈昊婧;;中国城市生产效率差异——集聚效应还是企业选择效应?[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4期

2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3 傅十和;洪俊杰;;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4 梁琦;李晓萍;简泽;;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研究[J];统计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昊;;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评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王永培;袁平红;;基础设施、拥挤性与城市生产率差异——来自中国267个城市市辖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3 刘海洋;孔祥贞;汤二子;;基于微观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研究[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4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5 刘修岩;;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6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7 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8 豆建民;汪增洋;;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与城市土地产出率——基于我国234个地级城市1999-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9 洪进;余文涛;赵定涛;;创意阶层空间集聚与区域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7期

10 胡霞;魏作磊;;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张丽华;林善浪;;我国软件产业集聚现状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城市数据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晶;;制造业集聚、竞争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四位码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于立平;余剑;;总部经济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7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8 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9 袁富华;;劳动生产率:关联与差异——基于GWR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10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8卷第1期[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5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李耀尧;创新产业集聚与中国开发区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向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谢露露;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集聚与互动:观察和解释[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雄;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宛京;蚌埠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顾伟平;我国制造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5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汪海波;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紫艳;集聚、外部性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11年

9 季阳;中国工业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唐韵;省管县与市管县:县级城市的增长动力和制度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灿飞;潘峰华;孙蕾;;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2007年12期

2 贺灿飞;肖晓俊;;跨国公司功能区位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11年12期

3 简泽;;市场扭曲、跨企业的资源配置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1期

4 顾乃华;朱卫平;;府际关系、关系产权与经济效率——一个解释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演进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5 梁琦;李晓萍;吕大国;;市场一体化、企业异质性与地区补贴——一个解释中国地区差距的新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2期

6 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3期

7 贺灿飞;;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陈良文;杨开忠;吴姣;;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对我国省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1期

9 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10 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幸田;;推进职业化[J];企业文明;2009年08期

2 邵;如何冲破企业效率障碍[J];四川社联通讯;1990年03期

3 贺阳;;对提高我国企业效率的思考[J];改革;1991年03期

4 赵国瑞;劳动定额管理必须适应全面提高企业效率的需要[J];冶金经济与管理;1991年01期

5 B.Dencker,王维达;连续改进过程──提高企业效率[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6年01期

6 马振杰;国有企业的产权配置与企业效率[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7 王国顺;企业效率的技术与制度基础[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1期

8 喻小明;;企业效率审计的基础和标准[J];企业经济;2005年11期

9 景素奇;;为什么员工忙,而企业效率低[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5年05期

10 杨小娟;;制度及其各层次对企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求索;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士毅;;提高线缆企业效率需要实施企业综合管理体系[A];中国通信学会2004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圣杰;陈雯嘉;;浅谈中国的贫富差距[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周宪彪 叶颖;集聚区“119”服务企业效率高[N];衢州日报;2014年

2 常德传 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提高国有企业效率:青岛港转型升级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 朱富强;如何认识企业效率[N];东方早报;2014年

4 王青;企业效率是如何提高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颜世宗;数字化真正提高企业效率[N];中国商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予阳;国有企业效率并不低[N];经济日报;2013年

7 张英 李涛;我电信企业效率和服务处于中上水平[N];人民日报;2000年

8 李宝山;提高企业效率四项策略建议[N];经济日报;2002年

9 通讯员 陈鑫 陆阳 记者 冯国梧;国有垄断行业引入民资看“钱”更要重“技术”[N];科技日报;2012年

10 徐丽红;理性对待名次提前[N];中国财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玲;企业效率:理论研究及经验证据[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2 姜丽媛;企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婷;我国合资汽车企业效率比较及相关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朱光曦;产业集聚与企业效率[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何氏翠牙;越南内外资企业效率比较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6 余剑;我国企业效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超;建筑施工企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周盼;ERP实施对企业效率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陈仁权;基于DEA理论的企业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10 王义;企业效率与企业基因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5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915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