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2011年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能源效应及其时空格局

发布时间:2016-08-14 09:26

  本文关键词:1991—2011年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能源效应及其时空格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02经济地理第34

Fig.3

图3山东省1991—2011年工业能耗强度空间格局

SpatialdistributionofindustrialenergyintensityinShandongsincethe

90s

纸制品业等行业,菏泽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相对不发达,工业经济效益较差,能耗强度较高。

③2006年,有两点最为突出:一是济南与东营市进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强度最低梯队;二是莱芜市依然处在能耗强度最高的位置。进入21世纪后,济南市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以及国内工业化、地区化进程加快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了电子信息、交通设备、家用电器、机器制造和生物工程等五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增加,能耗不断降低。国家“十五”规划提出要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抓住经济转型的有利契机,努力改造更新石油工业装备,培育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机械电子、造纸及林木加工和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能耗强度不断下降,东营市2006年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能耗水平为1.21t标准煤/万元,仅次于青岛市,位列第2。莱芜市作为山东省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能耗水平一直居高不下,2006年的能耗强度(6.11t标准煤/万元)是青岛市的5倍多,其钢产量1280万t,居全省首位,钢铁生产设备老

化,产品科技含量低,致使其工业能耗强度较大。

④2011年,烟台、青岛和威海市的能耗强度均未超过1t标准煤/万元,大部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强度处于1—2t标准煤/万元之间,其中淄博和聊城能耗强度较大,濒临2t标准煤/万元,而莱芜、日照和枣庄处在全省能耗强度最大水平上,莱芜和枣庄市相比于2006年工业能耗降幅较大(35%左右),近年来日照市能耗强度一直处在全省第二位,且节能降耗速度最慢,2011年只比2006年降低了11.14%,降幅为全省最低。日照市作为一个资源依赖型的地区,钢铁、水泥、电力、焦炭、造纸等资源消耗型产业和产品占比偏大,而日照市坚持“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集中力量发展冶金、机械、食品、浆纸、电力、石化六大支柱临港产业,进一步减少了节能降耗空间。以钢铁产业为例,随着济钢、莱钢集团的整合,日照新厂的建立,济南与莱芜的能耗将大幅降低,日照将面临更大的节能降耗压力。

3结论与对策

本文运用LMDI方法、高能耗产业识别模型和通过五分法对1991、2001、2006及2011年山东省17

第5期刘树峰,程钰,任建兰:1991—2011年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能源效应及其时空格局

103

地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t标准煤/万元)

划分等级,分析了山东省1991—2011年工业经济的能源效应及空间格局,得出以下结论:规模效应是推动能耗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技术效应对减缓能源消耗量的增加起到了决定作用,结构效应对降低能源消耗的增加量的作用在加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减缓能源消耗量快速增加的潜力巨大。20年间山东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超过80%,工业增加值与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线性相关性在减弱。其中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造纸及纸质品业是山东省1990年代来的能耗密集型产业。山东七大高能耗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在18个产业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30%左右,而能源的消耗量却占90%左右,有着明显的高能耗产业集聚特征。从空间格局上看,山东省能耗强度大体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小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格局,烟台、青岛和威海市在节能降耗方面一直处于全省前列,而莱芜市工业能耗强度一直是最大的,淄博、聊城、枣庄和日照同样面临着较大的节能降耗压力。基于规模效应是能源消耗增加的主要因素,未来10—20年之内,山东省工业化进程还将继续,能源消耗的压力依然巨大。根据上述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合理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山东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大省,重化工产业比重一直较大,缓解巨大的能源压力,保障经济安全,首先应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重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无烟产业,把握好三产的知识溢出效应及资源、环境问题的倒逼作用,着力调整工业内部产业结构,降低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质品业等七大能耗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

第二,制定积极稳妥的财税政策及交流机制。从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对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引进、转化吸收给予优惠和奖励,设立节能技术研发及推广基金,实施低税费、低息信贷等优惠措施积极引导企业更新设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降低节能产品的进出口关税,给予低能耗产品一定出口补贴,引导企业研发节能技术、生

产节能产品,盘活国际节能贸易,加强国际合作,把

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作为对外贸易重点对象加以扶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机制,积极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的节能降耗经验和可再生能源恢复、替代、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等技术。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节能降耗考评机制。增强对生态安全保障与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视程度,加大在节能降耗方面的立法及执法力度,实施严格的领导负责制,明确节能降耗任务及责任,对未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的责任人实施一票否决制。提高企业的落户准入门槛,奖励积极主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企业,处罚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政府政绩考核标准,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同的地区区别对待,,弱化GDP总量在考核中的地位,强化节能降耗指标在地方考核中的分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四,制定差别化的区域能耗减排措施。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节能降耗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应区别制定,不搞一刀切。对于原有产业,积极进行设备更新、产业升级,整合地区间资源,淘汰、转移高能耗落后产业,重组大企业,淘汰高能耗小企业,严格审批新项目落户资质,积极探索地区间能耗交易机制,制定优惠的税收、水电及土地使用费等政策,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整合山东省资源与经济,形成一种区域主体功能明确、分工协作、互惠互利、紧密联系的空间格局。参考文献:

[1][2][3][4]

张雷,李艳梅,黄园淅,等.中国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2):42-51.

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101.

任勇,吴玉.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4):131-136.

LeeCC.Thecausality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consumptionandGDPinG-11countriesrevisited[J].EnergyPolicy,2006,34(9):1086-1093.[5][6][7]

扈大威.欧盟的能源安全与共同能源外交[J].国际论坛,2008,10(2):1-7.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魏一鸣,廖华.能源效率的七类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J].中

104

国软科学,2010(1):128-137.[8][9][10][11][12][13][14][15][16][17]

经济地理第34卷

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4):115-123.[18][19][20][21][22][23][24]

齐志新,陈文颖.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6):8-16.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学,2004,24(6):513-519.

王同孝,赵联振,王伟.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49-52.

王继东,何青松.生态经济视角下的山东产业结构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2009(11):113-125.

吕可文,苗长虹,尚文英.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12):15-20.刘洋,胡郴,何文举.资源消耗对湖南省城市化质量的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12):61-67.

张旺,周跃云.北京能源消费排放CO2增量的分解研究——基于IDA法的LMDI技术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2(4):514-521.[25][26]

刘巧玲,王奇,李鹏.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J].生态经济,2012(1):107-112.

姚旻.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35.

Kraft.J,Kraft.A.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andGNP[J].EnergyDevelopment,1978,3:401-403.

岳婷,龙如银.基于LMDI的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效应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7):1266-1271.

周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J].财经科学,2010(10):48-55.

吕斌,王科,徐志强.针对能源效率问题的中国地区聚类[J].经济地理,2013,33(4):15-21.

王雄,岳意定,刘贯春.基于SFA模型的科技环境对中部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5):37-42.成金华,李世祥.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以及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35-42.张路蓬,苏屹,刘晓静.基于灰色关联的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5):122-125.

刘凤朝,孙玉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08.周勇,李廉水.基于AWD的我国能源强度变化因素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5):39-43.

姚愉芳,陈杰,李花菊.结构变化的节能潜力计算的方法论研

(上接第90页

bilityInfluenceResidentialPropertyPrices?HedonicEsti-matesfromSouthernTaiwan[J].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2010(18):166-174.

[11]UllmanEL.AmericanCommodityFlow[M].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57.

[12]BerryBJ.EssaysonCommodityFlowSandtheSpatialStruc-tureoftheIndianEconomy[J].UniversityofChicago,Depart-mentofGeography,ResearchPaper,1996(11):334-356.

[13]GutierrezJ.Location,EconomicPotentialandDailyAccessi-bility:AnanalysisoftheAccessibilityImpactoftheHigh-speedLineMadrid-Barcelona-FrenchBorder[J].JournalofTrans-portspeedGeography,2001,9(4):229-242.

[14]金凤君,张文尝.省级区域铁路货运联系的系统研究[J].地

理科学,1991,11(1):19-29.

[15]徐刚.地区间铁路货物运输OD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铁道

科学,2002,23(2):118-121.

[16]王姣娥,金凤君.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

化[J].地理学报,2005,60(3):371-380.

[17]WangJiaoe,JinFengjun,MoHuihui,etal.Spatiotemporal

EvolutionofChina’sRailwayNetworkinthe20thCentury:

AnAccessibilityApproach[J].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A,2009(43):765-778.

[18]戴特奇,金凤君,王姣娥.中国1990年代城际空间相互作用

与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从城际铁路客流的角度[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2):80-89.

[19]金凤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J].地理学报,2004,59(2):293-302.

[20]孟德友,陆玉麒.基于铁路客运网络的省际可达性及经济联

系格局[J].地理研究,2012,31(1):107-122.

[21]钟业喜,陆玉麒.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

格局[J].地理研究,2011,30(5):765-794.

[22]郭荣朝,顾朝林.宁西铁路沿线经济带构建研究[J].地理科

学,2004,24(4):413-418.

[23]王礼茂,方叶兵.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

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0,30(1):49-51.

[24]王姣娥,丁金学.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J].国际城市规划,2011,26(6):49-54.

[25]王海江,苗长虹.我国客运交通联系的距离衰减规律研究[J].

经济地理,2008,28(2):275-278.

  • 1
  • 2

  •   本文关键词:1991—2011年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能源效应及其时空格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3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93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