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性研究——基于三投入DEA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04 16:14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性研究——基于三投入DEA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工业 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DEA 收敛性


【摘要】:本文在传统的两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把人力资本纳入到研究框架中,形成三投入非参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而分析了中国各地区1998—2011年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变迁和各地区工业TFP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震荡式的上升,年均增长率为5.2%,且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恶化对TFP增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东部和西部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西部地区的工业TFP增长率位居三大地区之首;东部地区工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技术进步,而中西部地区工业TFP增长的动力源泉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双驱动;全国及三大区域工业TFP增长均不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即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但全国及三大区域工业TFP增长均存在条件收敛。
【作者单位】: 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咨询所;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工业 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DEA 收敛性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17)
【分类号】:F4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1607亿元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210689.42亿元。尽管中国工业高速发展,但这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如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生产环境恶化、土地和资源使用率过低等问题,未来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泳泽;张妍;;我国高技术产业地区效率差异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基于三投入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2 张军;陈诗一;张熙;;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变化与要素配置效应:1993-2006[J];东岳论丛;2010年10期

3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4 郭勇;;国际金融危机、区域市场分割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1985—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1期

5 魏下海;余玲铮;;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与适用性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杨俊,张宗益,李晓羽;收入分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1995-2003)[J];经济科学;2005年05期

7 谢千里;罗斯基;张轶凡;;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8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9 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10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2 孔庆洋;余妙志;;工业深化、技术进步与金融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陈夕红;王开锁;;基于DEA的内蒙古工业效率评估[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5 李俊;徐晋涛;;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趋势的分析——一种非参数方法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王良举;王永培;;我国农村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周燕;蔡宏波;;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决定因素:1996-2007[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韦吉飞;罗列;;中国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互动效应实证研究——1952-2004年[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陈永广;韩伯棠;李燕;;基于进口贸易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对环渤海地区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燕;;广东工业企业引进技术风险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薇;周浩;;中国省际间收入动态研究:1978-2002——基于反事实条件收入模型[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孙加秀;;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的中国现实问题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刘东勋;;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检验——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综合考察[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10 陆剑;李菲;;中国产业间的俱乐部收敛:1993—2002[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文晶;国际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外国专利申请与我国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何新城;中国装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传成;我国冷藏箱制造行业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何坚;基于要素供给条件变化的产业发展成本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雷智凯;我国服务业集聚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修斌,任若恩;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及测算[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张国胜;;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一个理论构建式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3 金碚;;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冯涛,李青俊;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化对企业产权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5 向铁梅;黄静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分类的比较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11期

6 李毅中;;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工业[J];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4期

7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8 冯根福;刘军虎;徐志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9 赵永亮;刘德学;;市场歧视、区际边界效应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2期

10 张杰;黄泰岩;;中国企业的工资变化趋势与决定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琼;;金融发展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2 顾宇倩;;高速公路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02期

3 谢群;员晓哲;;技术效率测算前沿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3期

4 李少华;徐琼;;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年07期

5 郭艳秋;路世昌;;辽宁省技术效率的趋同性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11期

6 王思薇;安树伟;;中国市场化改革对区域技术效率的贡献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12期

7 郑云;;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0年08期

8 车晓惠;;广东省各城市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10年10期

9 潘正;;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演化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3期

10 管曦;杨江帆;;中国精制茶加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分析[J];茶叶科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聂锐;;公司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能源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吴敬学;史君卿;;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周口市的实证研究[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3 郑义;徐康宁;;环境技术效率、污染治理与环境绩效 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5 张宁;;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张宁;许海萍;;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8 朱承亮;岳宏志;;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1985~200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证据[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9 史君卿;吴敬学;窦以文;;技术效率分析中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建所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炳炎;蔡锋伟;;技术效率差异实证分析及其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小民;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黄颖川;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 广东中小企业分羹10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延兵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米增渝;协同创新VS模仿:谁更有效率[N];经济日报;2012年

4 张军;中国经济跨越“效率台阶”[N];文汇报;2004年

5 涂正革;产权改革:中国持续增长的动力[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f ;中国制造业的新竞争力源自哪里[N];北京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陈映璇;通用汽车欲赢者通吃 中国车商紧急寻求技术突围[N];财经时报;2005年

8 ;国际医疗保险制度效果比较[N];中国保险报;2000年

9 全国政协常委 翟泰丰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院长 张幼文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军;多种经济成分各展所长[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彭兴庭;从“消费主义”手中拯救能源[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钰;公共部门规模、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逄红梅;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史君卿;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技术效率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徐琼;基于技术效率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许海东;终极控制股东、治理环境与公司技术效率[D];暨南大学;2009年

7 杜文杰;中国农业改革、技术效率和生产率变化分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涂正革;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生产率与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王敬;创业孵化器技术效率的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军;陕西省灌溉用水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小t,

本文编号:971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971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