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工业经济论文 >

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OECD跨国面板数据

发布时间:2017-10-08 19:20

  本文关键词: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OECD跨国面板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高技术服务业效率 制造业效率 产业互动 联立方程模型


【摘要】:当前各国产业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产业自身的发展,还受到产业间相互融合、互动及协调能力的深刻影响。而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内生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及提高产业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93~2011年间27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计量模型对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而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二者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内生性出发,充分考虑产业间相互促进的动态比较优势的培养,努力形成产业互动的良性发展循环。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高技术服务业效率 制造业效率 产业互动 联立方程模型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内生机制研究(批准号:13CGJ028)”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F276.44;F41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各国经济及产业的发展模式正发生日益深刻的改变,产业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特别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开始出现互动融合现象,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技术进步和产业自身的发展,还受到产业间相互融合、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2 李博;韩增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2期

3 侯红昌;;河南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基于VAR模型系统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4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5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6 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7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8 马卫红;黄繁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与行业差异——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9 江静;;市场支持、产业互动与中国服务业发展[J];经济管理;2010年03期

10 高传胜;李善同;;中国生产者服务:内容、发展与结构——基于中国1987-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曾磊;邢慧斌;;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兼论其旅游功能的拓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3 刘栋;万力;;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机制探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昝廷全;金雪涛;;传媒产业融合——基于系统经济学的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与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措施[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孙永波;王道平;;产业融合及如何促进我国产业融合的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曾剑秋;张静;;三网融合产业链演变与业务模式创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钟惠波;许培源;;中国经济TFP增长的影响因素——基于BACE方法的综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詹新寰;孙忠利;王先亮;;产业融合机制下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陈颇;;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基于我国东部10个地区的实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久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徐林清;陈碧莲;;制造企业特征与快递服务需求模式[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郝晓兰;;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转型——草原旅游发展路径的创新选择[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江静;;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朱钟棣;刘凯敏;;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6 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胡金星;;产业融合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8 李晓春;朱卓然;钱晓颖;;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技工荒”[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章林;曹明福;;天津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10 邹文英;;“三网融合”对电信改革的影响初探[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林;网络产业互联互通的接入定价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大忠;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反垄断和市场化[D];南开大学;2010年

3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单元媛;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孙康慧;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祝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锐;基于网络融合的手机电视价值链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召军;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晓娜;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自增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许华斌;江西省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衍;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洋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模式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8 孙娜;五常市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文姝曼;产业边界视角下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鹏;;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统计及其结构优化——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8年09期

2 胡晓鹏;;中国区域产业开放与价值创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3 程大中;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黏合剂”作用[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4 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年09期

5 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6 高传胜;汪德华;李善同;;经济服务化的世界趋势与中国悖论:基于WDI数据的现代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3期

7 唐保庆;;生产者服务业FDI追逐制造业FDI吗?[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8 沈玉芳;刘曙华;;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结构与趋势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9 代中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10 高春亮;乔均;;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赛迪顾问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纪丽斌;[N];国际商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剑辉;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弘;;北京高技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王仰东;安琴;窦君鸿;尉佳;;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2005—2009年创新基金的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0期

3 本刊编辑部;;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与高技术服务业》书评[J];华东科技;2011年04期

4 李勇坚;夏杰长;;中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2011年06期

5 杨子杨;;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及国际比较[J];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01期

6 赵沛楠;;高技术服务业聚焦八大领域[J];中国投资;2012年04期

7 姚战琪;;中国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意义及模式选择[J];学习与探索;2012年05期

8 杨瑶;娄策群;;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究述评与展望[J];科技创业月刊;2012年06期

9 廖文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背景下苏州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22期

10 许江萍;;掘金高技术服务业[J];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仰东;;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海波;李茂春;;高技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标准研究[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翼;我国将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N];光明日报;2009年

2 记者 姚雯;我国力推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3 记者 陶达嫔 通讯员 穗发宣;广州成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N];南方日报;2010年

4 记者 卢平川;把握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机会[N];湖北日报;2011年

5 冯长根;《服务创新与高技术服务业》书评[N];科技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武唯;发展高技术服务业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宋阳;政策利好促高技术服务业提速[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宋阳;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时不我待[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9 常潇璐;陕西省加快发展测绘地理信息高技术服务业[N];中国测绘报;2012年

10 记者 陈鹏;高技术服务业产值已近经济总量三分之一[N];大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公民;基于社会网络的高技术服务机理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健;中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2 游文佩;山西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3 胡姗姗;安徽省高技术服务业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4 王园园;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高技术服务业政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5 李郁璞;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博闻;重庆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吴汶承;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的财税政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高文婷;高技术服务产业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阎璐彬;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10 杜永飞;中国三大区域各省市高技术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5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ongyejingjilunwen/995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