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及P2P商业模式创新和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及P2P商业模式创新和战略研究
【摘要】:从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宏观情况开始,通过典型的实例分析来说明各模式的本质和发展,从各模式中锁定P2P业务;再对P2P业务进一步细分,详细分析其业务本质;通过对比P2P各主流公司的业务模式,揭示该行业的战略竞争态势;更进一步地,通过提出理论框架探讨新模式的创新机会,并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该模式的战略发展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业务渠道资源整合模式将是泛P2P业务中的一种新颖的创新模式。
【作者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北京融信天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PP 创新 战略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3专项“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产业总体研究”(2013ZX03002010)
【分类号】:F724.6;F832
【正文快照】: 、互联网金融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造传统的金融服务业,是互联网和金融两者本质的创新融合。2013年被称作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人政府工作报告,其一直饱受质疑的身份终于被政府以最氋文件的形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发展路径选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余传奇,吴烨;西方产业竞争理论及对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3 洪燕云;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范莉梅;姜含春;;基于SWOT分析的建瓯茶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叶云龙;常青;;应用波特竞争战略探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6 张强;王浩雅;和智君;董高峰;张天剑;蔡伟;;我国主要卷烟企业品牌的对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7 韩国明;张弦;;西北地区“企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的竞争力研究——以青海省海南州弘远羔羊育肥专业合作社调查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8 张丽颖;李胜连;;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农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9 连玉銮;;基于利基战略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10 景娥;高晓勤;;清真食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寇亚辉;;城市产业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初探[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梁新弘;;企业成长策略的再思考——价值创新途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刘效民;韦秀远;;垦区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理论研究[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上册[C];2009年
5 邢慧斌;王玉成;;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价值链整合与延伸研究——以河北吴桥杂技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郑庆华;张智光;;江苏王子制纸物流一体化的动因分析和实践探索[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敬东;高世超;;新时期中部地区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规划探索——以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宗和;;浙商竞争力的解析与提升[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9 钱静;冯春春;;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规划[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帅萍;孟宪忠;;不完全契约:理论假设、约束及发展[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玲;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卿定文;基于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宋新华;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油菜种子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倪蔚蔚;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价值评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明;二次降价销售的供应链契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冯琳琳;上海浦东游泳馆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田莉;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孙红;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董磊;基于DEA方法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建立;吉林汽车制动器厂绿色采购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记波;浙江省优势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光;曹一;;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2 刘文雅;晏钢;;我国发展P2P网络信贷问题探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3 王梓淇;;P2P网络借贷平台探析[J];时代金融;2012年08期
4 李雪静;;国外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07期
5 陈欢;;不该被遗忘的金融市场——P2P借贷[J];金融博览(财富);2013年11期
6 刘芳;;广东P2P野蛮生长[J];信息技术时代;2013年03期
7 陈建中;宁欣;;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对借贷成功率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人人贷为例[J];财务与金融;2013年06期
8 张国文;;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防范与监管[J];武汉金融;2014年04期
9 莫易娴;米运生;潘朝顺;;金融排斥视阀下P2P网络借贷产生机理研究[J];发展研究;2014年04期
10 施建华;;智能代理技术在P2P电子商务中应用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向阳;吴晓峰;;P2P网络中证书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4 蔡瑞媛;温小霓;;现代信用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靖;邓倩妮;;Segment Storage System:基于P2P的网络存储服务(英文)[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李红玉;覃海生;;P2P资源搜索算法概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晓玲;钟诚;李智;李锦;张尊国;;基于反馈选择的P2P网络搜索算法[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汤克明;王创伟;陈];;P2P模拟器的比较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伟;戴跃发;石东海;;P2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银行P2P醉翁之意不在酒?[N];证券时报;2013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陈相明;银行争食P2P蛋糕[N];深圳商报;2013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彭琳 实习生 曹丹;传统金融要“触网”民营企业寻路P2P[N];南方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刘飞;银行系P2P悄然崛起[N];华夏时报;2014年
5 记者 林彦龙;深圳P2P贷款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N];深圳特区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白琳;收益跳水 P2P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N];中国商报;2014年
7 何奇峰;P2P新媒体:热过头了[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何奇峰;P2P新媒体:热过头[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顺兴;P2P网贷更适合中国中小投资者[N];国际商报;2013年
10 见习记者 苏鹏飞;P2P网络信贷如何突破生死局[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姗姗;基于P2P的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张冶江;主动P2P蠕虫的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曹旭斌;P2P在线借贷平台社会资本测量及作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杨磊;针对P2P节点不合作行为的信任与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卫东;单源P2P组播的系统安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孝男;移动P2P网络中基于方向搜索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向辉;P2P网络拓扑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曹佳;P2P组通讯的网络拓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10 郑文良;基于简单本体的农业P2P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秋红;基于P2P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和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鲍艳丹;P2P技术与音乐著作权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陈恺;协同设计系统中基于P2P的安全通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5年
4 柳永春;基于P2P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邓荣凯;基于P2P的协同办公系统中共享对象协同操纵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6 倪泽浩;我国P2P网络借贷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7 白雪;中国P2P网络借贷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李晓圆;中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严新华;基于P2P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李新水;无结构P2P网络下蠕虫及其防御策略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5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1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