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议价能力的量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议价能力的量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内并购 跨国并购 并购议价 双边随机边界模型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上市公司数据,测度了我国并购交易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的议价能力对并购交易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主并购方上市公司的讨价还价能力使成交价格比公允价格降低48.9%,而被并购方企业的议价能力导致成交价格较公允价格高出43.3%,两者的净效果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价格低于公允价格5.6%。(2)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国内并购市场中,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的成交价格相对于公允价格下降7.1%,在海外并购市场中,需要比公允价格多支出5.5%的资金才能完成一例跨国并购事件,我国上市公司在国内并购交易中表现良好,而在在跨国并购交易中处于谈判劣势。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国内并购 跨国并购 并购议价 双边随机边界模型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并购次数在2003~2013年间增长了约2倍多,从2003年的298例增长至2013年的699例,从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增长更为迅速1。可见,并购活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并购在深化国有体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从来,袁静;成长性、成熟性和衰退性产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8期
2 陈仕华;卢昌崇;;企业间高管联结与并购溢价决策——基于组织间模仿理论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铁铭,高愈湘,张金鑫;行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类型——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效率的检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汤文仙,朱才斌;我国上市公司MBO绩效研究与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魏彩慧;王慧敏;;跨国并购理论比较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赵永强;;产业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并购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肖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6 权小锋;滕明慧;吴世农;;行业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基于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7 杨晓嘉,陈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矩阵评价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8 雷辉;胡发基;郝艳艳;SIT小组;;上市公司不同并购类型风险与绩效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9 闵亮;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年05期
10 白西欣;;我国上市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凤荣;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王福胜;孙逊;杜晓丽;;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宁钟;何景风;;基于产业效应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绩效研究——对1999—2006年沪深两市的实证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4 张为国;翟春燕;;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余怒涛;陈红;;并购绩效、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综述和研究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生年;魏春燕;;企业转型、资源禀赋与多元化并购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生年;魏春燕;;企业转型、资源禀赋与多元化并购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胥朝阳;蔡根女;;战略并购模式选择的“三维原理”及应用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Study on the M&A Performance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Evolution[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锋;港口业的跨国并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袁学英;中国企业跨区域并购、资源流动与长期绩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曹裕;复杂环境下我国企业财务困境模式及预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肖峰雷;管理者过度自信、财务决策行为与上市公司业绩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史玉伟;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朱琪;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8 张德亮;企业并购及其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胥朝阳;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10 吴利华;上市公司跨行业转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及绩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肖博一;创业板的推出对我国买壳上市影响的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薇;产业生命周期下的企业并购选择[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焦斌丽;资产重组方式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林雪;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价值增值效应的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崔婧蕾;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刘伟;企业并购对目标公司价值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任翘;基于战略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维超;产业演进视角下的我国汽车制造业并购绩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张晓丽;基于改进的EVA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仕华;李维安;;公司治理的社会嵌入性:理论框架及嵌入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2 吴联生,白云霞;公司价值、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方式[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3 陈仕华;马超;;企业间高管联结与慈善行为一致性——基于汶川地震后中国上市公司捐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4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5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04期
6 徐信忠;黄张凯;刘寅;薛彤;;大宗股权定价的实证检验[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7 潘红波;夏新平;余明桂;;政府干预、政治关联与地方国有企业并购[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8 李善民;赵晶晶;刘英;;行业机会、政治关联与多元化并购[J];中大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9 苏依依;周秋玲;;组织模仿行为动机、模式与信息处理[J];商业时代;2011年02期
10 蒋丽娜;薄澜;姚海鑫;;国外并购溢价决定因素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伟;;从“鹿贱如猪”看农民的议价能力[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年45期
2 池仁勇;朱帆;;企业议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浙江产品实证[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池仁勇;骆秀娟;;品牌认可度与议价能力的关系——以浙江省工业企业为例[J];经营与管理;2012年08期
4 池仁勇;竺学锋;;网络化水平与议价能力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工业企业产品调查问卷[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6期
5 王布衣;;利率市场化对银企议价能力的影响研究[J];海南金融;2013年10期
6 ;2013年报之“最”:应收账款最多的公司:哪些公司最缺乏议价能力?[J];股市动态分析;2014年17期
7 ;纸企重获议价能力 行业困境反转趋势成立[J];中国包装工业;2009年07期
8 刘海洋;蒋婷婷;吴龙;;所有制性质对中国企业议价能力的影响[J];财贸经济;2012年09期
9 沙群;;少儿出版社供应者及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2期
10 齐良书;议价能力变化对家务劳动时间配置的影响——来自中国双收入家庭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雪婷;孚日股份 议价能力较强[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朱四倍;劳动者议价能力偏低与实质自由的匮乏[N];联合日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落实高温补贴需增强劳动者议价能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4 本报记者 宋斌斌;出口退税再上调 纺企议价能力须提高[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杨笑波;临储托底价重挫纺企议价能力[N];国际商报;2011年
6 王胜;劳工议价能力的制度支撑[N];东莞日报;2010年
7 朱小红;“中国制造”如何提高议价能力[N];中国纺织报;2007年
8 李超;“民工荒”:企业没能力支付更高工资了?[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股份制银行议价能力显著提升[N];证券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榴 冯淑娟;零部件企业急需提高“议价能力”[N];中国汽车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昊阳;采购议价能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硕;中国国际铁矿石采购议价能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朱兴国;湖南万安达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34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3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