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冲击、暂时性冲击与中国居民消费波动
本文关键词:持久性冲击、暂时性冲击与中国居民消费波动
【摘要】:基于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本文利用随机冲击的持久性—暂时性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持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对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波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持久性冲击几乎可以完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的波动;从短期(1~2个季度)来看,暂时性冲击能够解释消费波动30%~70%的份额,但却只能解释资产和收入波动不足10%的份额。本文的研究表明,解释我国居民长期消费增长的原因在于资产和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短期内资产和收入的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本文建议,为构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从短期来看,必须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预期,努力消除引起消费波动的各种外生因素;但从长期来看,则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家庭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此外,本文的研究也为解释中国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作者单位】: 嘉兴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持久性冲击 暂时性冲击 分解 消费波动
【分类号】:F126.1;F832
【正文快照】: _、引言近年来,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国内通货膨胀、汶川大地震、洪水以及冰雪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GDP的增长在保持着显著的持久性效应的同时,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暂时性特征(王少平、胡进,2009)。受此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也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性,例如,从1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福前;张艳丽;;城乡居民不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及变动趋势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2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3 张耿;胡海鸥;;消费波动小于产出波动吗?[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4 王少平;胡进;;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5 卜永祥,靳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J];世界经济;2002年07期
6 叶光;;中国GDP的趋势循环分解及其政策含义[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Cycle in Henan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3期
2 刘荣利;;河南省经济增长周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3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4 张文军;;改革以来我国物价波动与居民消费波动实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5 李树培;白战伟;;改革开放三十年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动态演变——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考察[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6 刘瑞明;;中国经济的体制困境与波动形成:一个理论框架及其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12期
7 汤向俊;任保平;;报酬递增与经济波动的微观机制——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J];财经科学;2010年05期
8 李树培;白战伟;;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效率与效力比较——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5期
9 齐鹰飞;;新凯恩斯主义总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一个基本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6期
10 齐鹰飞;王宪勇;;技术冲击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蕾;孙楚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王燕武;;财政政策、有效供给能力与经济波动——基于RBC模型的实证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燕武;;不同筹资方式下的政府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9 张延群;;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中的识别问题——分析框架和文献综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10 张中元;赵国庆;;中国消费平滑假说的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谢鸿飞;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拐点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霜;动态随机一般均衡下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娟;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基于总量和产业层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桂文林;子年度经济时间序列季节调整模型与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吴有红;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的评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德q
本文编号:1070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7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