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冲击与银行流动性螺旋——基于MSVAR模型的时变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货币供给冲击与银行流动性螺旋——基于MSVAR模型的时变特征分析
【摘要】:基于2003—2013年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文章利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研究不同货币供给状态下银行融资流动性与债券回购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互为正向反馈的流动性螺旋效应;在货币供给较低区制下,流动性螺旋效应比货币供给较高区制下更为明显,具有时变和非对称性特征;提高债券回购市场流动性能有效缓解银行融资流动性困难问题。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货币供给冲击 流动性螺旋 MSVAR模型
【基金】: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10107034) 2013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计划(13A790398) 201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12YD46YB)
【分类号】:F820;F830.33
【正文快照】: 次贷危机过后,如何对金融系统流动性进行有效调控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关注的热点。货币供给发生变化形成的冲击将影响市场流动性(Chordia等人,2005;Goyenko和Ukhov,2009)[1-2],而市场流动性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融资流动性,这三者相互作用将引发流动性螺旋(Brunnermeier和Pedersen,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课题组;史长俊;李文丰;丁德圣;尹久;;中央银行如何关注资产价格?——一个基于“流动性螺旋”识别的宏观调控优化思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2 彭兴韵;;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明华;倪晓宁;;流动性、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过剩[J];财经科学;2009年03期
2 艾洪德;郭凯;;流动性过剩、利率期限结构与最优利率规则[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5期
3 杨露;;世界经济流动性从过剩到紧缺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9年22期
4 王东风;;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及影响:以美国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陈建斌;;我国中央银行管理流动性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6期
6 张乃文;徐臻;;关于宏观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界定与判断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年09期
7 文魁;李学彦;;流动性过剩的机理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4期
8 童年成;;在刺激经济同时预警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
9 庞晓波;王作文;王国铭;;流动性失衡与物价和股价波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明辉;孙莎;刘莉亚;;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曙平;李平;;2007年前后中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志斌;曹屿峥;;宏观政策的微观作用机理与着力点解析——基于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第3卷第1期)[C];2011年
3 庞晓波;梁风波;李艳会;;我国流动性过剩外部传染效应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4 陈志斌;曹屿峥;;宏观政策的微观作用机理解析——基于西方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研究[A];《当代会计评论》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政;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温博慧;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蕊;流动性冲击与金融稳定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张Z,
本文编号:1083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8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