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问题商业银行的处置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8:13

  本文关键词:问题商业银行的处置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问题商业银行 处置制度 比较 巴塞尔协议Ⅲ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整个社会金融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证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全世界又重新开始考虑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建设的问题。通过这场危机,我国也看到了自身金融体系在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漏洞。经过几年的酝酿,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终于从2015年开始正式发布实施,但只是解决了我国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有和无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海南发展银行的处置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我国商业银行产生问题的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我国问题商业银行的处置历史进行考察,总结出了我国现行的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剥离不良资产并整体上市、政府指导下的强制并购重组、政府强制撤销或退出、引进战略投资者等。虽然在特殊时期,我国现行的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的确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很多方面与已被验证的商业银行的处置理论存在较大出入,所以在实施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关于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的文献和案例资料进行研究,对发达国家的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和我国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并辅助以相关案例分析,找出了我国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存在的四大问题:低效且不健全的风险预警体系、缺乏专业的法律法规、盲目的政府干预、存款保险机构职责和功能的不健全。鉴于国内对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理论研究和现实建设中的不足,本文通过以理论研究为主,辅之以相应的案例分析,建立了相关标准化的模型。提出了完善我国的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完善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建立标准化问题商业银行处置模式、建立商业银行管理层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功能等。
【关键词】:问题商业银行 处置制度 比较 巴塞尔协议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5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一)理论意义9
  • (二)现实意义9-10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0-12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二)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三、研究内容及其框架12-13
  • 四、研究方法13-14
  • (一)实证研究13
  • (二)理论研究13-14
  • (三)比较分析研究14
  • 五、论文创新点14-15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重要概念界定15-21
  • 一、理论基础15-17
  • (一)政府监管理论15
  • (二)委托——代理理论15-16
  • (三)制度变迁理论16-17
  • 二、概念界定17-21
  • (一)问题商业银行17-19
  • (二)问题商业银行处置19-20
  • (三)系统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20-21
  • 第三章 海南发展银行处置案例分析21-25
  • 一、海南发展银行经营的失败21
  • 二、我国对海发行的处置措施21-22
  • 三、从案例分析商业银行问题产生原因22-25
  • (一)问题产生的内因22-23
  • (二)问题产生的外因23-25
  • 第四章 我国现行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25-29
  • 一、剥离不良资产并整体改制上市25-26
  • 二、政府指导下的强制并购重组26-27
  • 三、政府强制撤销或退出27
  • 四、引进战略投资者27-29
  • 第五章 问题银行处置制度现存缺陷及原因29-32
  • 一、不健全的监管和风险预警体系29
  • 二、问题银行处置法律法规不健全29-30
  • 三、盲目的政府行政干预30
  • 四、存款保险机构职责和功能不健全30-31
  • 五、脆弱的商业银行管理层监管系统31-32
  • 第六章 完善我国问题商业银行处置制度的建议32-50
  • 一、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32-34
  • (一)出台问题商业银行接管法规32-33
  • (二)制定问题商业银行并购法规33
  • (三)完善问题商业银行破产法规33-34
  • 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34-41
  • (一)构建问题商业银行监管评级体系35-39
  • (二)建立我国动态的监管流程39-40
  • (三)成立负责处置问题商业银行的机构40-41
  • 三、建立常规的问题商业银行处置模式41-47
  • (一)建立快速预警纠偏系统41-44
  • (二)构建循环的预警流程44-45
  • (三)完善长效的处置机制45-47
  • 四、建立管理层责任终身追究制度47-48
  • 五、完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的功能48-50
  • 结论50-52
  • 一、主要结论50-51
  • 二、研究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卫星;欧盟的存款保险计划与欧盟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J];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1期

2 郭强,王强;对不同产权制度下存款保险有效性的探讨[J];辽宁经济;2000年08期

3 郑振龙;林海;;存款保险的理论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01年02期

4 张建军;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J];南方金融;2001年10期

5 范南,肖俊喜;世界各国存款保险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6 唐凌云,马天禄;存款保险制早设为宜[J];经济论坛;2001年11期

7 郑恒斌,卓文松;我国银行的监管与存款保险[J];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8 孟剑春,甘力,严华兵;两种存款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J];财贸研究;2001年06期

9 李安荣;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S2期

10 王东京;存款保险并非多此一举[J];科学投资;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中云;;银行挤兑与存款保险的博弈分析[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2 ;第二十三章 数量经济学在存款保险中的应用以及对我国的借鉴[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3 贺瑛;;中国存款保险定价模型[A];2002年上海市保险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家辉;;存款保障制度在澳门的发展[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5 牛玉钦;;对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必要性的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6 谷艳华;薛凤英;刘喜波;;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比较研究[A];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勇;杨松;;析商业银行破产立法相关之理念更新及制度安排[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8 巫云仙;李震亚;龚秀敏;韩莉;;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蕾;俄银行信任危机催生存款保险[N];国际金融报;2005年

2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副行长 郭保民;存款保险体系制度设计焦点问题思考[N];金融时报;2005年

3 ;存款保险年内出台[N];天津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胡蓉萍;大行加入存款保险重上议程[N];经济观察报;2012年

5 记者 孙红娟;欧洲拟“一统”存款保险机制 力保银行及储户存款[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6 本报编委 徐以升;存款保险显性赋予存款“本金风险”[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7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邵科;存款保险由暗转明,各方需心明眼亮[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特约嘉宾 谈儒勇 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副教授;存款保险渐行渐近[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9 商报记者 梁龄;央行发布报告 存款保险二十年终胎动[N];重庆商报;2013年

10 杨涛;存款保险旨在夯实金改基础[N];经济参考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卉;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朱中云;不对称信息下存款保险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孙晓琳;基于责任承担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金迎;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潘修平;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之功效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吕筱宁;权衡存款保险正负效应的逆周期式定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杨谊;基于官方监管、市场约束和存款保险相互关系的银行监管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杨汝亭;金融监管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9 欧朝敏;银行业竞争对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稳定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袁宜;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林玲;我国存款保险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杨静;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锦诚;论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钟翔;存款保险道德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6 周倩;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建议[D];山东大学;2014年

7 韩叙;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及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烨;引入最优关闭策略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9 齐双双;论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之构建[D];复旦大学;2014年

10 陈馨;试论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2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092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