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特别处理与撤销相关事件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股票特别处理与撤销相关事件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2010年到2011年间发生的股票特别处理及其撤销等相关事件的亏损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分析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股票特别处理及其撤销等利好和利差事件的反应。实证检验的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市场对上市公司股票被ST、*ST以及临时停牌公告等利差事件在事件窗口[-1,0]、[0,1]、[1,5]和[1,10]内均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反应,对上市公司股票被撤销ST、撤销*ST以及撤销*ST并实施ST等利好事件在事件窗口[0,1]内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反应。历史亏损程度没有对上市公司公告利好信息事件的市场反应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亏损扭转程度没有对上市公司公告利差信息事件的市场反应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财务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股票特别处理 亏损程度 市场反应 亏损扭转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经济、政治、技术和自然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中发生亏损的现象屡见不鲜。为防止本身作为优质资源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督促公司管理层尽快扭亏为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监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处理连续亏损情况的政策文件,逐步完善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2 王震,刘力,陈超;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T)公告的信息含量与影响因素[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3 唐齐鸣;黄素心;;ST公布和ST撤销事件的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检验[J];统计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明江;股利政策的一般性模式——一个投资行为模型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刘芳;;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北方经济;2008年20期
3 宋增基,张宗益;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5期
4 王蕾;浅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5 王永锋,丰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和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6 严小明;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法规的合理性评价[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7 朱乃平;孔玉生;;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债务结构治理效应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8 赵山;;以再保险为核心的巨灾和农业保险体系研究[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9 胡智勇;;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黄新建;岳巧英;;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ST政策——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葵;韩永民;;从控制权视角探讨融资成本的定义[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汤胜;;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安排分析[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谢军;;企业并购财务方式的资本结构分析——论并购财务方式的最优选择[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吕长江;赵宇恒;;ST公司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胡玉明;谢立;;中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股权融资偏好的一种行为解释——基于绩效评价指标驱动的财务行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王化成;佟岩;卢闯;刘亭立;黎来芳;;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曲国霞;;鲁、苏、浙三省上市公司的融资特征比较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陈春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韩传模;孙青霞;;中国实证会计研究的现状与特征[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伟;中国创业板公司IPO的资本成本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吕凡;上市公司违规处罚公告的信息含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邓铁永;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公司价值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王永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波涛;基于所得税差异的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决策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月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连英祺;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决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立元;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募资投向变更动因与后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任翠玉;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华;ST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莉;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肖怡;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段彰乔;中小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钱雪;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6 张育家;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苏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邵清君;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冯晴;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乐;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状况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冬军;股票市场的ST公布效应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2 陈瑜;对我国证券市场ST公司预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0年06期
3 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8年05期
4 赵宇龙;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1998年07期
5 陈晓,陈小悦,刘钊;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6 张爱民,祝春山,许丹健;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7 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1999年04期
8 唐齐鸣,陈健;中国股市的ARCH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2001年03期
9 黄云洲,赵喜仓;股票退市风险警示制度的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4年11期
10 程希骏,吴振翔,周晖;中国股市ST板块弱有效性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慧;建立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协调运行机制[J];财政研究;2000年11期
2 古小松;新股市,新股票,新开张 去越南炒股?[J];东南亚纵横;2000年09期
3 朱世宏;我国股票市场需要进行结构调整[J];经济学家;2000年04期
4 刘彦春;关于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有关问题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袁东;论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与股票市场机制的有效性[J];东南学术;2000年04期
6 杜扶昌,张俊领;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股票市场[J];决策探索;2000年03期
7 张佳;实现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J];当代经济;2001年09期
8 林振宇;略论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五大问题[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白莹;;略论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管理[J];河北金融;2001年12期
10 王玉平;我国发展股票市场的最佳策略是“适度”而不是“大力”[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长德;;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2 周丽辉;;转轨期中国股票市场制度设计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玉梅;闫相斌;胡洋;;在线股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郑勇;叶瑞红;;我国股票市场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文举;刘硕;;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共谋违规行为监管的博弈分析与动态仿真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9卷)[C];2008年
6 陆蓉;徐龙炳;;中国股票市场对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应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2期(总第10期)[C];2004年
7 廖士光;;中国股票市场流通性价值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杨淑慧;;股票的价值——透过表象看本质[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第十五章 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10 郭多祚;徐占东;;第三十八章 中国股票市场β和收益关系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倍生;股民需要全新的预测方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聂莹;车市平淡是受股市影响?[N];贵阳日报;2007年
3 凌志军;1992:惊心动魄的“证券大集”[N];经济观察报;2007年
4 徐立凡;当前稳定股票市场的着力点在哪里[N];华夏时报;2008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文盲母亲带出来的股票投资高手[N];证券时报;2011年
6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 韩贤旺;股票与狗:股票投资那些事儿[N];上海证券报;2014年
7 记者 曾仁;股票投资之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8 万联证券 丁守军;买不买股票?[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郑秉文;股票·福利·经济制度[N];光明日报;2002年
10 冯冰 ;房地产与股票市场的资金博弈[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军;中国股票市场功能演进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苏波;交易者的学习适应性行为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仿真实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阙紫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效率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刘柯杰;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阙伟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张炳雷;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武晓春;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邹琳;人工股票市场建模与实验方法及混沌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卢长洪;我国股票市场运行特征的理论阐述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峰虎;分工、契约与股票市场效率[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勋;政府调控股票市场行为的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梅;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陆强;中国股票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4 费春成;我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聂家福;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6 鲍未平;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收益之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谭峻;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彭枫;中国股票市场的系列政策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9 肖杰;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敏;股票市场投机性泡沫测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30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13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