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小微企业信用违约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来自某国有银行地区分行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11-03 20:26

  本文关键词:中国小微企业信用违约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来自某国有银行地区分行的证据


  更多相关文章: 小微企业信用 违约 融资难


【摘要】: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实现。融资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违约风险,但由于难以获得微观数据,相关实证研究极少。文章运用某国有商业银行地区分行数据,检验了小微企业信用违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金额越大、信用等级越高,违约概率越小;流动资金类、进出口和国内贸易融资与违约概率显著正相关;所处行业对违约概率有一定的显著影响;国有企业违约概率显著;而期限、利率、规模对违约影响不显著。这些发现为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找到一些有意义的线索和途径,无论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还是对监管部门疏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均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基金】:201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分类号】:F276.3;F83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简述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运行整体上已进入了下降通道。如何畅通融资渠道,以激活小微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论题,直接关系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实现。然而迄今为止,中小企业创业难、特别是作为“草根”的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未见突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军战;;价格与隐含远期违约概率[J];经济数学;2007年02期

2 张苏林;;信贷违约概率测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慕文涛;党宇峰;王娜;;“公共品”信用评级模式下的公司违约概率预测[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1期

4 于立勇,詹捷辉;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违约概率预测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5 陈东海,谢赤;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的估算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5年13期

6 武次冰;易宇;武锶芪;;贷款违约概率测算方法:违约比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0年06期

7 王颖;聂广礼;石勇;;基于信用评分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客户违约概率研究[J];管理评论;2012年02期

8 王小明;;关于一类广义可加违约概率模型的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年06期

9 陈诗一;;德国公司违约概率预测及其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J];金融研究;2008年08期

10 潘亮;李军;杨晓光;;一种基于样本配比的违约概率估计方法及其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训;梁雪春;;基于区间数的商业银行信贷违约概率测算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大斌;周志刚;刘雯;焦鹏;;上市公司最优违约系数的不确定性DE-KMV测算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10系统工程方法在金融、投资、保险业等领域的研究[C];2014年

3 陈林;周宗放;;基于倒数GAMMA分布的控股公司违约概率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农总行信贷管理部信贷风险评级管理处供稿;违约概率的度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金明;德意志银行:希腊主权债务违约概率75%[N];证券日报;2011年

3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希腊违约概率骤增 紧张情绪波及股市[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创新还是噱头?[N];证券时报;2006年

5 许一览;信用债选择须看指标[N];上海金融报;2009年

6 瞿强;次贷危机评估:美国的损失与其他市场的损失[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炜;银行理财产品不是没有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西南证券 执笔 匡荣彪 何可 朱仲华;债券违约常态化或将成为一种趋势[N];上海证券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季峰;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违约概率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许一览;人民币对公贷款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麦强;基于违约概率和回收率负相关假设的信用风险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孟纹羽;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传染效应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殷波;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林;上市公司违约概率与商业银行潜在信用风险的度量[D];辽宁大学;2015年

2 王芳;初探经济周期条件下的违约概率计算[D];吉林大学;2006年

3 吴琪;银行贷款违约概率测量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潘亮;一种基于样本配比的违约概率估计方法及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刘佳;基于时点法测算违约概率的跨周期修正[D];湖南大学;2011年

6 郭世明;基于贝叶斯估计的违约概率的测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朱鲁秀;特别处理公司违约概率估计的实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周文强;商业银行信贷违约概率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王超萃;违约概率模型在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丰加颖;应收账款违约概率模型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37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137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