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东亚货币关系的演变:国际货币权力结构-进程视角
本文关键词: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东亚货币关系的演变:国际货币权力结构-进程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治 货币权力 国际货币体系 东亚货币关系
【摘要】:历史上,国际货币体系在经济上都存在可行的运行机制,但都因政治因素不能有效运行,所以政治维度之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至关重要。文章考察了货币的政治属性与国际货币权力及其来源,提出了基础性权力和工具性权力等概念,建立了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分析框架,旨在揭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中国家间货币关系演变的一般性规律。文章还以东亚地区为样本,从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进程视角,深入分析了该地区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货币关系的演变,对中国如何将国家政治和经济实力转换成货币权力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外交政策提供了建议。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以激活财政资金存量为契机深入推进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第48批) 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专项项目“不对称冲突理论指导下的中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争端研究”(项目编号:ZJ2014009)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国际公法学》教学考试改革促进国际政治专业学生个性化创新型发展”(项目编号:UPRP20140427)的资助
【分类号】:F821
【正文快照】: 弓I言国际货币体系曾经历了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三种体系,它们在经济上都存在可行的运行机制,但最终都未能摆脱解体的命运,究其原因在于货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而正是政治因素使得原本经济上可行的运行机制失灵了。如在金本位制时期,主要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2 张明;何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在岸离岸套利现象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3 李巍;;东亚货币秩序的政治基础——从单一主导到共同领导[J];当代亚太;2012年06期
4 赵柯;;货币的政治逻辑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J];欧洲研究;2011年04期
5 刘丰;;均势为何难以生成?——从结构变迁的视角解释制衡难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9期
6 李晓;冯永琦;;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与二十国集团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2期
7 李巍;;制衡美元的政治基础——经济崛起国应对美国货币霸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5期
8 赵柯;;货币国际化的政治逻辑——美元危机与德国马克的崛起[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5期
9 朱立群;聂文娟;;从结构—施动者角度看实践施动——兼论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能动性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国际货币竞争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博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赵平;王玉华;;基于综合分析的货币国际化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3 陈娟娟;欧阳彬;;论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国家形象战略的货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4 冯维江;;国际货币权力的历史经验与“第三世界货币区”的可能性[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5 杨原;;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J];当代亚太;2011年06期
6 武巍,刘卫东,刘毅;西方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7 彭宝玉;李小建;;新经济背景下金融空间系统演化[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8 童香英;;交易演进中的信用与货币的信用本质——对货币国家化、国际化的认识[J];东南学术;2010年01期
9 欧阳彬;;金融全球化时代国家货币的命运:过去、现在与未来[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项卫星;刘晓鑫;;美元本位制的问题及其可持续性[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原;;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2 刘少军;;虚拟货币性质与监管的法学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现领;美元锚的退出与人民币国际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效冬;非对称性世界货币供给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许祥云;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的启示[D];复旦大学;2011年
8 涂菲;国际关键货币的条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于学伟;基于需求视角的货币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尊尊;东亚货币一体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韦亚婷;日元国际化及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田瑜;“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及影响因素探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娜;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香港建立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张玲;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玉宾;国际货币协调机制的发展趋势[D];外交学院;2011年
8 曹振园;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区域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分析[D];云南大学;2011年
9 李威;人际交往互联网络化的注意力经济价值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宝丹;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9年07期
2 李晓;;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J];东北亚论坛;2009年05期
3 张宇燕;张静春;;货币的性质与人民币的未来选择——兼论亚洲货币合作[J];当代亚太;2008年02期
4 李巍;;东亚经济地区主义的终结?——制度过剩与经济整合的困境[J];当代亚太;2011年04期
5 陈凌岚;沈红芳;;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化:从“清迈倡议”到“清迈倡议多边化”[J];东南亚纵横;2011年05期
6 何帆,张斌,张明;对《清迈协议》的评估及改革建议[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7期
7 杜朝运;叶芳;;集体行动困境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基于全球公共产品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8 刘丰;联盟、制度与后冷战时代的北约[J];国际论坛;2005年02期
9 黄梅波;胡建梅;;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G20机制化[J];国际论坛;2011年01期
10 张宇燕;;人民币国际化:赞同还是反对?[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伟成;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东亚外汇储备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汾生,朱忠明;关于国际货币关系问题[J];金融科学;1993年04期
2 马P,
本文编号:1147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14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