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有效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上市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有效性研究
【摘要】: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考验了银行内部评级的有效性。本文利用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对2008-2013年间贷款迁徙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银行风险偏好既定条件下,正常、关注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显著受到贷款增长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期限等因素的影响,但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贷款迁徙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对此,银行应继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强化信贷投放政策的一致性,改善信贷资金来源结构,恰当设计贷款期限,有效遏制贷款迁徙。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流动性视角的资产定价模型重构研究”(71471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时机研究:理论;实证与政策”(71373162)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弓I言2014年以来,中国多数上市银行承受了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根据2014年年报,16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普遍上升,其中9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超过1%,最高为1.39%。根据Carey(1998)测算,美国1986—1992年间银行贷款的大样本平均违约损失率为36%,按此推算,贷款减值准备等于贷款预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波;巴塞尔新协议与银行内部评级(上)[J];中国城市金融;2001年09期
2 张波;巴塞尔新协议与银行内部评级(下)[J];中国城市金融;2001年10期
3 赵银祥,刘瑞霞;新巴塞尔协议及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03年02期
4 杨晓东;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的构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刘莉亚;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8期
6 李彬;;内部评级系统建设面临四大数据难题困扰[J];金融电子化;2005年09期
7 邓云胜;内部评级模型的比较研究[J];新金融;2005年09期
8 邓云胜;内部评级系统验证方法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11期
9 王帆;王鹏程;;穆迪内部评级系统介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08期
10 牛茜;;以本土化原则开发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J];西安金融;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皓;;采用CAP统计模型对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实证研究[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容成;对银行业内部评级现状的思考[N];金融时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彭晓红;加强内部评级防范信用风险[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3 本报通讯员 罗雪梅;农行举办内部评级建设项目培训班[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4 李明富;银行内部评级系统遭遇数据难题[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本报记者 曹英 张琴琴 李宁;长治农信社创新内部评级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6 冯 佳 刘兴龙;安永抢跑银行内部评级咨询业[N];证券日报;2005年
7 武剑 博士;内部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N];金融时报;2004年
8 张正华;农行全面启动内部评级体系建设[N];金融时报;2007年
9 潘z,
本文编号:1193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19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