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影响因素、模式及路径

发布时间:2017-11-18 23:00

  本文关键词: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影响因素、模式及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旅游业 金融业 产业融合 模式 路径


【摘要】: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可以促进两个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价值链的增值。在分析影响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即主动融合模式、互动融合模式及重组融合模式,并提出强化旅游信用再造、完善银行金融支持、创新旅游保险体系和推进两业产融结合等融合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旅游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
【基金】: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2014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资助(项目编号:14WB-083) 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SJB720)阶段成果
【分类号】:F592;F832
【正文快照】: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间或同一产业内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产业形态的过程,能影响产业系统的结构、效益及运行1。旅游业与金融业同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融合的基础条件和共同需求,两个产业间的融合既推动了旅游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又拓展了金融业的业务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智勇;赵越;;金融支持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丽江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7期

2 叶春明;赵宇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3 厉新建;魏小安;;中国旅游保险的改革与创新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杨复兴;舒海;;旅游金融的发展思考[J];旅游研究;2012年03期

5 高连和;;金融与文化产业渐进式融合的“三步走”战略[J];海南金融;2013年03期

6 孙晨光;;旅游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关系思考——以焦作市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7期

7 华萍;;加快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年06期

8 王一林;;旅游金融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国际金融;2012年07期

9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周志平;;旅游经济提质转型与金融资源配置:张家界案例研究[J];金融经济;2012年02期

10 胡文琳;;金融推动旅游文化发展的建议——以江西庐山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小差;金融业融合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朱海艳;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2 李世美;;股票价格对超额货币需求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忻梅;杨金林;唐俊;;内蒙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5 王涛,闫为民;我国部分地区金融深化问题实证分析[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高岩;;改善新疆金融环境 促进经济增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7 干楠;利率市场化对储蓄与投资的影响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李冰;转型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控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宋岩;浅论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借鉴[J];商业研究;2002年03期

10 李杰;浅析农村金融抑制与深化问题[J];商业研究;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碧;;关于金融资本助推“三农”建设的思考[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甬军;晏宗新;;中国银行业改革绩效与管制次序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4 高帆;;国际金融危机的多维反思与中国的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郭梅亮;徐璋勇;;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理论分析:一个比较的视角——兼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的解释[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陈希敏;马微;;社会资本发挥抵押替代技术的理论分析及其检验——一种观察农户借贷行为的新视角[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7 朱天星;高丽峰;王赫;张婷;;提升东北区域金融核心区地位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8 时晋;吴锦宇;;试论金融创新中的自律规范——以我国信用衍生品创新为研究对象[A];金融法学家(第三辑)[C];2011年

9 郁方;任志宏;梁德思;;创新金融发展模式,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6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8 李隽;金融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阅微;深港金融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何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赵新建;区域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杨锡娟;我国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万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银行业金融监管的应对及改革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朱晶;;关于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年01期

3 孙天琦,仲大维;我国金融集团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制度竞争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4 于刃刚,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J];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5 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6 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7 陆国庆;基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产业创新模式[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8 吴颖,刘志迎,丰志培;产业融合问题的理论研究动态[J];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9 汪桂霞;;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创新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0年19期

10 黄丹;;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旅游消费信贷的探讨[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杨畅;[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潘镭 陆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之君;企业集团产融结合及风险防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继权;现代产融结合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王方红;产业链视角下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于珍;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杨娥;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企业的边界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陈岗;金融混业企业集团风险及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曹群;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刘徐方;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基于产业融合的农业旅游新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彭燕平;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张术丹;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7年

4 王珍秀;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宁;探索我国混业经营即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7 陈旭霞;乡村旅游资源两种经营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陈春光;基于非接触支付市场分析的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赵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俞飞;基于旅游产业链的婺源旅游经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永佳;;从分工角度看产业融合的实质[J];理论前沿;2007年08期

2 张慈;易灿辉;王桂娟;;产业融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视角[J];商业时代;2009年23期

3 江广金;;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J];商业时代;2013年34期

4 周雪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1期

5 李英芳;张慈;侯贤明;段昌钰;;产业融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2期

6 张慈;杨洁;易灿辉;;产业融合:我国产业发展的新视角[J];江苏商论;2009年07期

7 戴双兴;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王征;;论当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融合[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王征;;产业融合:当代产业新范式[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王征;;产业融合:信息化引领的产业新范式[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厚双;王必锋;;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本文编号:1201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01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