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经验更易吸收:关于并购经验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何种经验更易吸收:关于并购经验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摘要】:并购是否创造价值和并购价值创造的可能来源一直是并购领域不断探索的主题。关于并购经验学习如何影响并购的价值创造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理论中的吸收理论和失败学习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发生在1998年到2012年间并购事件的经验学习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并购经验的学习效果随着经验次数的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资本市场对较长时间并购经验反应更积极,企业更容易从失败的并购经验取得积极的学习效果。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从经验学习时间长短和前期并购经验成败两个方面对并购经验学习的规律有所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GB070)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X5011011201205)
【分类号】:F271;F832.51
【正文快照】: 引言自19世纪末第一次并购浪潮以来,围绕并购的研究就持续不断,并一直集中于探讨并购是否创造价值,以及探索并购创造价值的可能来源。早期的并购研究多把并购当作一次独立事件,忽略了企业在并购事件中的经验学习过程。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企业的并购行为并不孤立,事件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冰;吕巍;周颖;;公司治理、经验学习与企业连续并购——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决策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1年10期
2 苏卫东;谢玲红;;基于时间间隔的连续并购行为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吴超鹏;吴世农;郑方镳;;管理者行为与连续并购绩效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4 陈仕华;卢昌崇;;企业间高管联结与并购溢价决策——基于组织间模仿理论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5期
5 李善民;朱滔;;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05年04期
6 韩立岩;陈庆勇;;并购的频繁程度意味着什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7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8 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9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10 李青原;;资产专用性与公司纵向并购财富效应: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芳,王刚,李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年沪市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燕,张秋生;度量并购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的综合评估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金鑫;张秋生;李霞;;并购绩效的经验研究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崔永梅;贺华溢;徐旭永;;公司控制权市场生态系统及其平衡机制的研究框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冯齐;;外资并购对目标公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6 吴佳男;马占新;;企业并购绩效研究方法及应用进展[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7 阮婷婷;陈忠旗;;浙江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8 汤文仙,朱才斌;我国上市公司MBO绩效研究与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赵国忠;控制权转移公司绩效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姜凡;上市公司重组问题的实证分析及对策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革;周方召;仲深;;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信息披露的股价影响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凤荣;高飞;;政府干预、企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地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凤荣;任萌;张富森;;政府干预、治理环境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证据[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武常岐;谢宁铃;;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骆祚炎;;代理冲突、股权流动障碍与公司并购绩效——来自2000年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检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王福胜;孙逊;杜晓丽;;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姚禄仕;李胜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研究——基于掏空与支持理论的解释及经验证据[A];公司财务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宁钟;何景风;;基于产业效应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绩效研究——对1999—2006年沪深两市的实证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金永红;薛婷婷;王晖军;;金融类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国锋;港口业的跨国并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黎黎;中国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张岭松;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广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金融决策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曲春青;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伏晶;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战略收购模式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褚洪霞;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并购绩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赵鑫;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魏华;ST公司控制权转让的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喻姝姝;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国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及绩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震;后危机时期我国家电企业海外并购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慧;赵坚;;资产专用性能否作为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动因[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陈庆勇;韩立岩;;上市公司对外并购中高管薪酬变动实证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严武,谢海东;上市公司收购绩效分析:模型与实证[J];商业研究;2004年04期
4 陆国庆;中国上市公司不同资产重组类型的绩效比较——对1999年度沪市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0年06期
5 潘瑾,陈宏民;上市公司关联并购的绩效与风险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6 张鸣;郭思永;;高管薪酬利益驱动下的企业并购——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7 余光,杨荣;企业购并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0年07期
8 陈茸;资产重组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及实证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陈仕华;李维安;;公司治理的社会嵌入性:理论框架及嵌入机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6期
10 吴联生,白云霞;公司价值、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方式[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鸣;姚宝骏;;不同提问主体下生物学学习效果的比较与相关研究[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王红毅;易园华;;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5年04期
3 王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4年03期
4 葛京;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3期
5 赵东明;张作海;;高职不同生源在同一教学环境下学习效果的独立T检验分析[J];价值工程;2010年13期
6 王宝民;;如何提高成人教学的学习效果[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9期
7 孙秀芹;;浅谈远程教育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果[J];办公室业务;2014年13期
8 安吉·潘加克;泰瑞莎·柯克伍德;;如何衡量学习效果[J];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06期
9 陶培根;《经济数学》的自学方法[J];电大教学;1996年03期
10 ;丰台:以创新推动整体水平提升[J];北京观察;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琪润;;注重动手操作 提高学习效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2 刘勇;;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3 尚修芹;伍新春;;不同类型任务单对学生场馆学习效果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许尚侠;蔡圣刚;;反馈频率对动作学习效果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李玉环;;“预习——合作——互教”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尝试[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七卷)[C];2014年
6 陈艳敏;;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动手操作[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薛辉;;以趣激学 寓教于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海夏;;在化学实验中体验快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9 王彦杰;;我的大拇指教学[A];2013年3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蔚姗姗;;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上的运用[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刚;连云港局立足“三个新”提高学习效果[N];江苏经济报;2009年
2 黄文强 杨国志;丰富教育形式 深化学习效果[N];战士报;2007年
3 本版编辑 邢雷 杨晶 巴音宝力格 实习记者 黄世海;形式方法活 学习效果好[N];边防警察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蒋颖;进度服从质量 确保学习效果[N];丹东日报;2008年
5 记者 高传伟邋通讯员 吕峰;河南:六项要求确保学习效果[N];检察日报;2008年
6 特约记者 刘华波;推行“六学”模式 增强学习效果[N];自贡日报;2009年
7 记者 苏建成;三明科协:用优良的工作业绩检验学习效果[N];大众科技报;2009年
8 徐鸿雁 姬孟嘉;腰站乡人大结合实际提高学习效果[N];承德日报;2009年
9 马玲霞 王小瑞;修武县水利局“三个突出”确保学习效果[N];焦作日报;2010年
10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宋小梅;注重学习效果 推进党建工作[N];黑龙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勃;诱导练习对不同年龄段蛙泳初学者学习效果的比较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年
2 皮忠玲;视频播客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眼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黎;感官型学习风格对词汇学习效果影响的神经学机制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赵瑾;MTI英语口译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就业情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5 谢俊;自我暗示法对羽毛球运动初学者基本技术学习效果的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5年
6 徐玲;重述纠错与中国大学生英语虚拟语气学习效果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刘玉芬;“图片与文本呈现顺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8 陈令颖;刻意学习与伴随性学习效果的纵向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9 曹艳;情境化呈现方式对学前儿童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梁昆;不同呈现模式对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11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1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