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09 17:21

  本文关键词:中国影子银行界定及其规模测算——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银行影子 传统影子银行 信用货币 银行会计制度


【摘要】: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的视角界定和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业务,可以发现:中国影子银行业务包括银行通过资产创造负债的会计手段创造信用货币所形成的银行影子,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货币转移途径扩张信用形成的传统影子银行。从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用扣除法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进行测度发现,银行影子在信用货币创造中占比较高,对经济运行和社会财富分配有重大影响。故有必要明确划定银行扩张资产创造信用货币的边界,针对银行影子和传统影子银行分别设计宏观审慎管理工具。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影子银行的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提供信用。从微观主体的角度看,货币创造型融资和货币转移型融资的最终结果,都是企业或个人可用资金增加,其效用相同。但从宏观角度看,基于货币和信用与宏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菁;;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影子银行影响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机制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1期

2 裘翔;周强龙;;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传导[J];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3 邹晓梅;张明;高蓓;;资产证券化的供给和需求:文献综述[J];金融评论;2014年04期

4 谢丙祥;;货币供应量对产出水平有效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年06期

5 王森;周茜茜;;影子银行、信用创造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J];经济问题;2015年05期

6 卢馨;方睿孜;毛丹;;我国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2015年03期

7 王睿;;影子银行监管研究[J];华北金融;2015年05期

8 王蕾;仝宜;;美国三方回购市场:机制、系统性风险与监管[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9 林琳;陈伟;刘波;;影子银行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9期

10 刘志洋;宋玉颖;;融资融券的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宫跃欣;影子银行产品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周强;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与监管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高志;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陈兵;银行网络视角下的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梁珊(Moka Shan Liang);影子银行对我国宏观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强培铮;;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风险及实践研究[J];对外经贸;2011年12期

2 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年04期

3 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4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与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联合课题组;;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及外延[J];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元,王涛;论不兑现信用货币[J];广东金融研究;1983年03期

2 张元元;;论不兑现信用货币[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3年04期

3 魏海源;安德利;;也谈信用货币的几个理论问题——与张鹏同志商榷[J];金融研究;1983年06期

4 丁智勇;;关于信用货币的几个问题——兼论信用货币的起源及其特征[J];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5 杨植柳;何芳;杨博宇;宋子强;;论信用货币[J];时代金融;2014年09期

6 魏振军;论网络信用货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1年07期

7 魏振军;论网络信用货币[J];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8 刘秀光;;货币体系中的可兑换性与信用依赖性——解读金融业历史论争的现代意义[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9 刘秀光;;论货币体系的可兑换性和信用依赖性准则[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10 闫妍;朱晓武;;论信用货币时代财富标志的泛化[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明明;孙广昊;;各国(地区)法定信用货币发行制度的比较分析[A];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磊;黄金是信用货币的血脉[N];中国黄金报;2011年

2 关威 恒泰大通黄金产业开发与研究中心分析师;信用货币“失信”肯定黄金价值[N];中国黄金报;2013年

3 卢泓安;基于金融分析与交易的信用货币研究[N];中国黄金报;2011年

4 关威 恒泰大通黄金产业开发与研究中心分析师;信用货币风险凸显黄金独特地位[N];中国黄金报;2013年

5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信用无限扩张是所有经济问题的根源[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国海良时期货宏观研究员 周世成;美元反弹促金价高位震荡[N];国际商报;2011年

7 肖炜;中国的票号时代[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泰信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 王鹏;信用货币扩张之痛[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记者 张莫;信用货币体系失信或进一步推高金价[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覃维桓 《中国黄金报》首席研究员;美元为何难振雄风[N];中国黄金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俊波;超主权信用货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王志辉;信用的制度基础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271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71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