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金融论文 >

金融行业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09:26

  本文关键词:金融行业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风险 溢出效应 CoVaR模型 审慎监管


【摘要】: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本文构建静态及动态CoVaR模型,对我国金融行业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包括风险边际溢出效应及风险总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金融行业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正向性及非对称性;当金融风险加剧时,存在增强循环链和减弱循环链;从动态走势来看,在正常风险水平下,我国金融行业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与市场繁荣程度正相关,但在金融危机前期维持较高水平。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3200) 四川省软科学计划(2014ZR0202) 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SC14B08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BK130501、JRXT20130913) 四川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项目(TD0050)资助
【分类号】:F83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与扩散,以及巴塞尔协议瓜的出台,将如何更有效监管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话题,又带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视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的侧重点由微观审慎向宏观审慎监管转变,更倾向于从整体层面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传导机制以及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辉;樊莉;;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溢价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2 张晓朴;;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演进、成因与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7期

3 郑文通;金融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其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1997年09期

4 刘金全;崔畅;;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率和波动性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2年03期

5 洪永淼;成思危;刘艳辉;汪寿阳;;中国股市与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6 马君潞;范小云;曹元涛;;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7 李纯净;董小刚;张朝凤;;EGARCH模型在VaR中应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赵留彦,王一鸣;A、B股之间的信息流动与波动溢出[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9 谢福座;;基于CoVaR方法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10 高国华;潘英丽;;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基于动态CoVaR方法的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朝龙;丁元子;;沪市不同行业间信息的溢出效应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李敦瑞;郝嘉妮;孔群喜;;中国农村金融供给抑制问题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肖春来,丁绍芳,洪媛;条件收益率下的VaR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刘毅;陈佳;吴润衡;;基于TARCH模型的VaR方法对上海股市的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李法忠;张作泉;;基于风险价值的证券投资组合[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孟海亮;VaR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鞠彦兵,黄学庭,朱凤春;证券风险量化管理的VaR方法评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鞠彦兵,冯允成,王爱华;航空客运超售风险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9 杨永愉,杨凡;风险价值VaR的检验[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安华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量化模型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鸿灿;刘通;张培园;;保险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AR-GARCH-CoVaR模型[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夏斌;陈道富;;未来10年中国国内金融改革必须达到的两种状态[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3 刘维奇;张茜;;股指收益率与利率的关系研究——基于状态转移ARCH的异方差识别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方志军;李帅;舒雷;刘汪卉尧;;基于Haar小波的沪港股市异常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西村友作;孙便霞;;全球金融海啸对股市波动的影响: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中美波动溢出效应对比[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范英;;度量金融风险的VaR方法及其在我国股市风险分析中的应用[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7 刘京军;;基于相对VaR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刚;刘小茂;;VaR的统计检验[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肖春来;柴文义;扬威;;条件VaR理论的应用与研究[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李强;叶旭刚;祝佳;;VaR模型的计算及应用[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方媛;中国股市波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周寻;中国基金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5 温博慧;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7 郑启福;中国合会法律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洁;基于或有权益方法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万涛;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曹煜;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建华;农村小型金融信贷公司创建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李海枫;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和改革中的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曹思佳;基于CreditRisk~+模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度量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程铭;不良贷款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潘旺;大石桥农村支付结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金建东;股市风险度及关联性研究---以泸深300与恒生行业综指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廉文武;基于离散CVaR模型的房地产组合投资风险度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慧;基于一致条件风险度量的二阶段投资组合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晶晶;李汉东;;深证成指日收益率波动的实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张晓朴;李o,

本文编号:1284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84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9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