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配给视阈下农户经营收入地区差异的阐释——基于收入回归的Shapley分解
本文关键词:信贷配给视阈下农户经营收入地区差异的阐释——基于收入回归的Shapley分解
更多相关文章: 信贷配给 经营收入 地区差异 Shapley分解
【摘要】:基于1985~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从金融制度视角对中国农户经营收入区域差异的变迁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信贷配给对农户经营收入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收入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利用基于回归方法的Shapley值分解,阐释了信贷配给的地区不均等对农户经营收入地区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经营收入地区差异变迁与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密切相关;信贷配给对农户经营收入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影响程度不断降低;信贷配给对农户经营收入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信贷配给对农户经营收入的抑制作用小于中西部地区;信贷配给的地区不平等对农户经营收入地区差异的贡献较大,在农村金融改革的活跃期尤为明显。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3001)
【分类号】:F832.43;F323.8
【正文快照】: 一、引言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和金融发展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农户是农村经济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而经营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历史积淀、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经济基础等原因,农户经营收入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13年东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永杰;宋旭;邓海艳;;城镇化水平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财经科学;2014年02期
2 李志阳;刘振中;;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理论和经验解释[J];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3 许庆;田士超;徐志刚;邵挺;;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4 段亚莉;何万丽;黄耀明;朱虎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域差异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任伍;赵国钦;杨焕城;;中国农民“干多得少”的制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张期陈;胡志平;;中国农地产权绩效:来自制度匹配的观点[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3 苏静;胡宗义;朱强;;非正规金融视角下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4 黄善林;卢新海;;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陈享光;张方波;;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6 卢盛荣;李文溥;易明子;;农民增收:地权稳定抑或土地流转?——基于对漳浦县农地细碎化和农业投入的产出弹性分析[J];东南学术;2012年02期
7 游和远;吴次芳;;农地流转、禀赋依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管理世界;2010年03期
8 ;Factors Limiting Centralized Land Circul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Property Right[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年06期
9 王格玲;陆迁;王昕;;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16期
10 钱文荣;卢海阳;;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研究:一个综述[J];财贸研究;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预期收益、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王海燕;濮励杰;;土地细碎化问题研究浅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李庆海;李锐;王兆华;;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及其福利效果[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海峰;欠发达地区土地要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单哲;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徐舒;中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演化[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毕安平;水土流失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效应[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志武;外部性对农户种植业决策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秀芝;二元结构下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黄善林;土地因素对农户劳动力乡城转移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瞿晶;中国城乡内部收入不平等分解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梁惠清;农民企业家成长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宪宝;沿海地区适度规模现代农业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保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的统一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树生;耕地细碎化与生产效率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任德晨;农民非农收入与农村收入差距[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利琴;社会转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熊友云;县域尺度下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时空演变差异[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毅敏;当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剑治;关系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及其地区差异[D];复旦大学;2009年
8 于晓峰;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位正;银川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于守福;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茂荣;张子杰;;贸易开放与金融开放的内在联系——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2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3 陈志刚;王皖君;;金融发展与中国的收入分配:1986—2005[J];财贸经济;2009年05期
4 王朝才;胡振虎;;新时期农民增收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2期
5 张文;许林;骆振心;;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回到G-Z假说[J];当代财经;2010年11期
6 尹希果;陈刚;程世骑;;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再检验——基于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估计[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7 黄旭平;黄汐;;消费函数的再考察:基于面板VAR的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白人朴,杨敏丽,刘清水;中国农业机械化所处发展阶段分析[J];中国农机化;1999年02期
9 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J];管理世界;1998年01期
10 位志宇;廖士光;韩忠伟;;农村金融支持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效应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俐;;均衡信贷配给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4年04期
2 白钦先 ,王伟;信贷配给、政府介入与政策性金融[J];浙江金融;2004年04期
3 胡三宁;信贷配给理论发展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陈欣;;中国信贷配给问题研究[J];理论学刊;2007年02期
5 杨 军;;信贷配给的中国优势[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6 王晟斌;朱玲燕;;信贷配给理论在中国的运用综述[J];中国市场;2008年18期
7 刘艳华;王家传;;信贷配给理论述评[J];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8 刘艳华;王家传;;信贷配给:均衡与非均衡理论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9年07期
9 任建军;;信贷配给理论发展、模型与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9年04期
10 王征;;论信贷配给及其对我国金融运作机制的影响[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静;周宗放;霍学喜;;信贷配给突变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杜朝运;罗海;;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顾海峰;;信贷配给视角下我国金融市场的机理性缺陷及其治理研究[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胡文婷;梁雪春;童玲玲;;信贷配给下农村经济体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西川;黄祖辉;程恩江;;小额信贷缓解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了吗?——来自三个非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区的经验证据[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何茂涛;;信贷配给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小民;走出银行的困境[N];中国经营报;2001年
2 梁小民;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N];文汇报;2002年
3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 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基金经理 韩贤旺;消失的市场[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特约嘉宾 杨思群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5 农行河北唐山分行 赵卫群 刘耀明;商业银行如何防范信用风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谦;信贷配给的机制影响与制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松华;经济转轨中我国信贷配给双重性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叶光毓;我国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刘艳华;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任建军;信贷配给与区域经济发展[D];湖南大学;2010年
6 甘春开;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8 丁秀英;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征;信贷配给微观机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翁舟杰;中国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迪;西安市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善民;基于信贷配给理论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厉志华;银行业结构对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张勇;我国农户信贷配给及其福利水平[D];暨南大学;2010年
5 彭志慧;信贷配给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朱方圆;我国非均衡信贷配给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肖前进;现代信贷配给理论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波;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形成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智;信贷配给理论初探[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张洁;转轨时期我国双重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94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9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