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的高频和低频解释——基于DWT的频段回归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通货膨胀的高频和低频解释——基于DWT的频段回归分析 出处:《管理评论》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频段回归 离散小波变换(DWT) 实际产出缺口 通胀 货币量
【摘要】:利用我国1993-2010年季度数据,以频段回归方法分析货币增长和实际产出缺口等因素在不同频段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结果显示,在高频(短期),实际产出缺口与通胀显著线性相关;在低频(长期),货币量与通胀显著线性相关。结论表明,实体经济短期波动对我国短期通胀影响显著,货币量变化对我国长期通胀影响显著。因此,实体经济短期波动分析有利于通胀短期预测,货币量分析有利于通胀长期预测,二者结合可以提高央行通胀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有利于物价稳定目标的实现。
[Abstract]:Using the quarterly data of 1993-2010 years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growth and actual output gap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and inflation is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frequency band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high frequency (short term), the actual output gap is linearly related to inflation; in the low frequency (long term), the amount of money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inflation.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short-term volatility of the real econom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s short-term inflation, and the change of monetary volum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s long-term inflation. Therefore, the short term fluctuation analysis of real economy is favorable for short-term inflation prediction. Monetary analysis is favorable for long-term inflation predi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entral bank inflation predic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price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分类号】:F822.5;F224
【正文快照】: 引言预测通胀是央行通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各央行有所不同。美联储以实体经济因素作为通胀主要影响因素,并未将货币量因素纳入通胀预测模型。ECB不同,它将货币量分析和实体经济波动分析结合起来预测通胀,货币量变化和实体经济短期波动成为ECB通胀预测的“双支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孜仪;史朝阳;关玉;;信贷规模、CPI上涨和资产价格上涨[J];财政研究;2012年07期
2 赵海华;;我国货币供给、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凤林;甘行琼;;滞胀风险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J];西部论坛;2012年03期
2 凌江怀;李长洪;;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对国内物价的冲击效应——基于不同汇率机制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11期
3 于洪菲;田依民;;中国1978-2011年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再估算——基于不同生产函数方法[J];财经科学;2013年05期
4 田涛;;外部冲击、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吕秋红;;泰国和马来西亚通货膨胀影响因素比较[J];东南亚纵横;2013年05期
6 王蕊;;资本控制下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实证检验——基于Dornbusch超调模型的扩展[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5期
7 陈彦竹;;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关系分析——基于VAR模型[J];经营管理者;2014年20期
8 陈利锋;;就业路径依赖、失业刚性与中国劳动力市场波动[J];财贸研究;2014年04期
9 张培丽;;经济增长的能源支撑状况及其强化途径文献综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12期
10 毛泽盛;罗良红;;资产价格变动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涛;刘随随;白仲林;;面板数据动态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的间接推断估计及其应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媛;人民币汇率传递的非对称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小燕;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胜杰;中国通货膨胀的汇率驱动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4 郭曼;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5 刘辉;中国近两轮CPI上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孙構;中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最优响应[D];辽宁大学;2013年
7 罗永会;中国省际区域经济的增长趋势和波动周期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8 宋冬娜;国内外产出缺口因素对我国通货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朱欢;全球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与对我国的冲击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10 宋涛;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与应用[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2 陈浪南;何秀红;陈云;;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3 张成思;;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4 韩剑;;全球产出缺口与中国的通胀变动:基于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5 张斌;;信贷扩张后的中国经济隐患[J];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05期
6 伍志文,鞠方;通货紧缩、资产膨胀与货币政策——兼论当前中国的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问题[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7 刘树成;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J];管理世界;1997年06期
8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年04期
9 石柱鲜,黄红梅,石庆华;关于中国潜在GDP与景气波动、通货膨胀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4年08期
10 赵昕东;;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J];世界经济;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杰;;产出缺口与通胀缺口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兼评宏观经济调控执行绩效[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2 郭红兵;陈平;;基于中国实时数据的产出缺口估计及其修正——兼论中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之间的预测关系[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3 郭红兵;陈平;;实时数据与货币政策分析和评价——基于产出缺口的一个说明[J];上海金融;2011年02期
4 曾辉;周宁宁;;产出缺口测量的不确定性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04期
5 陈高;;我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02期
6 黄涛;杨建龙;江明清;;产出缺口的通胀效应与“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通胀前景[J];宏观经济研究;2013年04期
7 成学真;宋亚;;产出缺口、拉动效率与我国内需结构关系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12期
8 陈利锋;;不同产出缺口界定与估算的新方法:一个结构性表述[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9 陈利锋;;产出缺口估算的新方法: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3年06期
10 王景武,曾学文;当前产出缺口的判断与金融调控取向[J];西南金融;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挺国;王霞;;中国产出缺口的实时估计及其可靠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1卷)[C];2010年
2 赵留彦;;中国核心通胀率与产出缺口经验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4期(总第22期)[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基于产出缺口的投资时钟的配置策略[N];上海证券报;2014年
2 雷曼兄弟;亚洲的通胀面临上行风险[N];证券日报;2007年
3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赵晓 岳安时;中国经济渐现守得云开见月明之势[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中航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戴磊;通胀有加速趋势,但下半年仍看回落[N];中国航空报;2011年
5 崔斌;资产配置要视经济周期而定[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 刘振冬;央行:未来经济放缓趋稳的可能较大[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国家信息中心 张茉楠;三大周期叠加 制造业复苏无坦途[N];中国证券报;2012年
8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 刘煜辉;货币政策灵活调整在“薄雾中潜行”[N];上海证券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高云才;抗通胀成本有多高?[N];人民日报;2011年
10 雷曼兄弟 萨伯拉曼 范文仲;通胀幽灵仍在亚洲徘徊[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洪菲;我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2 达黑尔;巴基斯坦产出缺口的分析和估算[D];吉林大学;2014年
3 许志宏;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与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齐鹰飞;短期通货膨胀动态:理论和中国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梅兰;广东省产出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贺翠珠;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计方法研究及评价[D];湖南大学;2006年
3 张云霄;中国区域性产出缺口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宋冬娜;国内外产出缺口因素对我国通货水平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李辉;国际因素对中国通胀机制的影响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6 李文芳;潜在产出测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子博;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王婷;中日韩三国潜在GDP的估计及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罗威;中国潜在产出的估算、要素分解和预测[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陈胜;1978-2009年间我国流动性变动及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459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45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