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资本流出特征、原因及其渠道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际资本流出特征、原因及其渠道 出处:《商业研究》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1994-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发现中国国际资本流出表现出以金融项目资金流出为主、投资收益汇出为辅的特征,国际资本在中国进行的套利交易是引发资本流出的主要原因。目前,为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我国应积极拓宽资本流出的正规渠道,有效监管资本流出的非正规渠道,充分利用宏观政策适度收缩的调节效果,继续挤压国内资产价格泡沫,不断降低资本套利预期,适度压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导富余资本合理有序流出国内。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time series data of 1994-2010 years, by constructing a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found that international capital Chinese showed to financial project funds outflow outflows, investment income remitt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in the Chinese of the carry trad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pital flow. At pres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asic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I China should actively expand the formal channels of capital outflows, effective regulatory capital outflow of non formal channels, make full use of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moderate contraction, continue to squeeze the domestic asset price bubbles, continue to reduce capital arbitrage is expected to moderate suppression of RMB appreciation is expected to guide the rational and orderly outflow of domestic capital surplus.
【作者单位】: 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分类号】:F832.6
【正文快照】: 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中国已通过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性的“双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资产。截至2011年10月末,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2万亿美元。然而,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多,因外汇占款增加而引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在客观上强化了国内的通货膨胀预期,并引发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小燕;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吕江林;杨玉凤;;当前我国资本大规模流入问题及对策[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箴元;十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的若干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杨传云;从国际收支状况看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的对策[J];市场论坛;2004年12期
3 杨波;岳意定;;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实证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8期
4 张南;;中国的对外资金循环与外汇储备的结构性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5 毛中根,唐振龙;开放经济下资金供求非均衡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戎建,苗瑞卿;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5期
7 段青;;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9年02期
8 马建堂;;国际收支理论中关于资本移动和汇率决定问题的争论[J];金融研究;1992年06期
9 许少强;再论人民币汇率下调的政策意义[J];财经研究;1991年04期
10 戴书松;论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影响通货膨胀的条件[J];财金贸易;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宇;;中国作为债权大国的金融开放策略调整[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2 裴长洪;;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选择[A];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夏斌;;深化改革 健全调控 完善监管[A];2003年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3年
4 郑建明;;中国加入WTO与人民币贬值压力分析[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建军;;地下金融规模及其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黄韬;;WTO法律规则与人民币汇率争议[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7 曾康霖;;辨证地看待引进外资与利用境外资源——略论特区在区域经济中的选择[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唐珏岚;;渐进有序:人民币资本账户可自由兑换的基本路径[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9 吴丽华;;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锐;资本流出松绑 汇改又添武器[N];证券时报;2006年
2 梁桦;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N];经济日报;2007年
3 梁桦;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N];经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卢铮;外汇局:将设定国际收支调控目标[N];中国证券报;2011年
5 记者 周 菡;有选择地拓宽资本流出渠道[N];证券时报;2004年
6 杨筱;外管局“泄洪”资本流出新政即将破题[N];中国经营报;2004年
7 记者 谷秀军;我国国际收支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N];金融时报;2006年
8 信华;我国2001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9 张U,
本文编号:1394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9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