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分析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货币政策 新凯恩斯DSGE模型 资产价格波动
【摘要】:基于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结合托宾Q假说,通过构建包含货币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了技术冲击、政府支出冲击等外生冲击作用下产出、消费、投资和资产价格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作出反应后能有效降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同时,供给冲击的动态脉冲响应值小于需求冲击的动态脉冲响应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对来自需求冲击的变量作出反应。
[Abstract]:Based on the new Keynesian analysis framework , according to Tobin Q hypothesis ,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output , consumption , investment and asset price is analyzed by constructing a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 ( DSGE ) model , which includes the monetary department .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onetary polic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fluctuation of output and inflation and reduce the social welfare loss after reacting to the fluctuation of asset price fluctuation ; meanwhile , the dynamic impulse response value of the supply impact is less than the dynamic impulse response value of demand shock ,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of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respond to the variable from the demand shock .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微观基础及协调性研究”(71073133) 2012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
【分类号】:F224;F822.0;F293.3;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内在关系问题既成为讨论激烈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成为我国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传统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严格盯住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但资产价格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和总需求,通过托宾Q效应影响投资,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冯用富;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2 孙华妤,马跃;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3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5 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6 郭田勇;;资产价格、通货膨胀与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完善[J];金融研究;2006年10期
7 李浩;胡永刚;马知遥;;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5期
8 吕江林;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旭祥;证券市场发展、货币供应量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整[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2 徐琼,蒋振声;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3 何慧刚;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4 吴兴敏,李军;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伍志文;“中国之谜”原因新解:金融资产膨胀假说[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6 熊鹭,郝联峰;中国股票市场的内生性与外生性[J];财经科学;2003年06期
7 徐亚平;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增量关系的质疑[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8 魏永芬,王志强;我国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9 雷立钧;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资本市场发展关系[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6期
10 马进;关伟;;我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蕾;孙楚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5 杨光;;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解释中国经济波动[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和杰;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4 毛剑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强弱的实证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计量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李庆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冉茂盛;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张露;政府干预下的中国证券市场[D];复旦大学;2003年
8 姚小义;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均衡:模型与实证[D];中南大学;2003年
9 黄广明;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理论的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周素芳;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德斌;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孟宇航;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良毕;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D];湖南大学;2002年
4 陈梅;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5 阳小晓;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6 李健;论我国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张海燕;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薛华;我国转轨时期货币需求的建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9 林振宇;股市泡沫成因及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余建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2 吕江林,朱怀镇;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年11期
3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4 史代敏;股票市场波动的政策影响效应[J];管理世界;2002年08期
5 孙华妤;货币政策的操作重点应从货币数量转向利息率[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6 李振明;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1年03期
7 龙志和,王晓辉,孙艳;中国城镇居民消费习惯形成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6期
8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9 汪小亚,卜永祥,徐燕;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10 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高;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D];北京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培哲;欧阳丽;;基于微观视角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选择——动态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16期
2 袁靖;;中国扩展泰勒规则及金融状况指数构建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庞菁菁;石柱鲜;;中国股市波动与货币和利率关联性实证检验[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4 寇明婷;卢新生;;SVAR模型框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与股票价格波动——基于1998~2010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5 缪仕国;;物价稳定与房价:货币政策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王茜;货币政策操作微调或成房市镇静剂[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信息中心 左传长;“十二五”我国如何闯过发展转型这一关[N];中国财经报;2010年
3 记者 谷秀军;物价指数继续回落 拓宽宏观调控空间[N];金融时报;2009年
4 记者王涛 姚玉洁;言反弹为时尚早 可降息但非最优[N];经济参考报;2009年
5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信息中心 左传长;“十二五”:发展转型促和谐改革攻坚添动力[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 高小琼;必须正确认识和切实把握各项宏观调控政策[N];金融时报;2010年
7 记者 王月金;扩大就业应成下阶段宏观调控首选目标[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记者 袁蓉君;经济增长更加可持续 通胀放缓是暂时现象[N];金融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韩晓东;政策微调时机成熟[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叶娅芬;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有效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闵远光;利率平滑操作的宏观微观合意性-理论、机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周尚文;货币流动性及其与资产价格关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斌;货币政策操作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韩克;基于一般动态因素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苗;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4 田宇航;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应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肖前志;我国利率政策与经济周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5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15057.html